
據福布斯統計,截至2022年7月7日,“星巴克之父”霍德華·舒爾茨(Howard Schultz,簡稱“舒爾茨”)的財富為39億美元。
作為星巴克創始人,他將星巴克從最初的11家門店擴張為如今全球的3萬多家,將一家區域性的咖啡公司發展為世界頂級品牌之一。他曾兩度隱退,如今又第三次出山,回歸星巴克主持大局。
除創立了星巴克外,舒爾茨還是一位風險投資人和慈善家。本期,帶你走進舒爾茨家族,並揭秘其慈善之路和投資聖經。
01、舒爾茨家族
為參與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舒爾茨曾向公眾講述了他是如何白手起家,從一個窮孩子變成億萬富翁。
1953年,舒爾茨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他的父親是前美國陸軍士兵和卡車司機弗雷德·舒爾茨(Fred Schultz),母親是家庭主婦伊萊恩。他還有一個兄弟邁克爾和一個妹妹羅尼。
據《鏡報》報導,“父親弗雷德,‘一個未受過教育的高中輟學退伍軍人’,靠開卡車謀生,包括在布魯克林附近運送用過的尿布。” 對此,CNBC也曾如此描述道:“他是一個未從高中畢業,擔任過一系列藍領工作的人,包括卡車司機、工廠工人和計程車司機。他每年的收入從未超過兩萬美元,而且要養活三個孩子。弗雷德永遠買不起房子。”
因此,舒爾茨一家一直都居住在布魯克林的廉租房中。他一心想要逃離那裏的混亂與喧囂,而這也激發了他對成功的渴望,“如果我不是來自於那個背景,我也不會對成功有好奇心。我不允許自己失敗,因為失敗讓我恐懼。”
由於舒爾茨對足球、籃球和棒球等體育運動很感興趣,他於1971年畢業於Canarsie 高中,並獲得了北密歇根大學的體育獎學金。就這樣,他成為了家裏第一個上大學並畢業的成員。
畢業後的舒爾茨先是在一家滑雪旅館工作了一年,後又擔任施樂公司的推銷員以及瑞典廚具製造商PAI Partners美國子公司Hammarplast的總經理。1982年,29歲的舒爾茨成為星巴克的零售運營和行銷總監。1987年,他成為星巴克的創始人之一,並在此期間第一次擔任星巴克的CEO。
2018年,舒爾茨正式從星巴克董事會退出,並擔任榮譽董事長。不過,2022年3月,他又重返星巴克,擔任臨時CEO。
舒爾茨的妻子Sheri Kersch出生於1954年,比舒爾茨小一歲,畢業於丹佛大學。舒爾茨能夠帶領星巴克走向成功,也有Sheri Kersch的一份功勞。此外,她還和舒爾茨聯合創立了慈善機構舒爾茨家族基金會,並擔任該基金會主席。

舒爾茨一家人
Sheri Kersch和舒爾茨有兩個孩子,兒子Jordan Schultz,女兒Addison Schultz。如今,兩個孩子並未參與到舒爾茨的事業中去,包括星巴克集團和風險投資公司Maveron。相反,他們各有自己的事業和愛好。
其中,Jordan Schultz生於1986年,現擔任《赫芬頓郵報》體育專欄作家。舒爾茨從小就是一名狂熱的體育愛好者,後收購了西雅圖超音速隊和WNBA的西雅圖風暴隊,並於2006將這兩支球隊賣出。Jordan Schultz妻子也來自於體育行業,是紐約公關公司愛德曼體育和娛樂行銷部門的高級經理。

Jordan Schultz和妻子、孩子
Addison Schultz則出生於1990年,現為New York Foundling的一名社會工作臨床醫生。其丈夫畢業於杜克大學,現是星巴克駐曼哈頓的娛樂和公共事務專案經理。
在對孩子的教育上,舒爾茨曾坦言,自己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向孩子灌輸價值觀念,給他們施加的是溫和而持續的壓力,目的是要慢慢引導並幫助他們成為成熟而有涵養的人。
02、舒爾茨家族基金會
舒爾茨家族基金會和瑞·達利歐的家族基金會有點類似,都是由妻子擔任家族基金會主席。
1996年,舒爾茨和妻子Sheri Kersch共同創立了舒爾茨家族基金會。該基金會旨在為障礙人群創造成功的機會和途徑,重點關注從青年向成年過渡的人群以及那些被邊緣化的人群,包括黑人、土著人等有色人種,以確保他們在生活中不因地區、種族、宗教、性別等而受到不公平的影響。
具體來說,該基金會重點關注兩類群體:16歲-24歲失學和失業的青年人群、退伍軍人。

舒爾茨和妻子在做公益
據美國相關稅務記錄顯示,舒爾茨曾在2017財年將不到1%的財產捐贈給了舒爾茨家族基金會。
據福布斯報導,截至2017年6月30日,舒爾茨在該財政年度向家族基金會共捐贈約1806.6萬美元,約占其34億美元淨資產的0.53%。另據統計,自1999年以來,舒爾茨共計將巨額財富的2.5%貢獻給了家族基金會。
2019年,舒爾茨家族基金會向雪城大學退伍軍人和軍人家庭研究所 (IVMF) 投資了750萬美元,以推進Onward to Opportunity(O2O)計畫,支持退伍軍人就業。
除慈善外,舒爾茨家族基金會還在積極做投資。2022年6月8日,舒爾茨家族基金會啟動了一個1億美元的EEF基金(Entrepreneurs Equity Fund,企業股權基金)。
該基金將用於直接股權投資和增加獲得非掠奪性資本(套利等行為容易被歸為掠奪性資本擴張)的機會,通過基於收入的融資(revenue-based financing,RBF。一種為企業籌集資金的方法,投資者從他們的總收入中獲得一定比例的資金,或者叫收益分成貸款)和低營運資本(low-cost working capital),來幫助創新型、增長型、多元化的企業加速成長。
同時,由於意識到所有企業的增長需要的不僅僅是資本,EEF基金還會通過培訓、高管指導、數據收集、研究和政策制定等方式,為被投企業改善經營環境。
至於為什麼要推出EEF基金,舒爾茨曾表示,由於許多企業長期被不公平地排除在機會之外,EEF不論背景或種族,要為每個人提供平等的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EEF還對那些多元化或代表性不足的企業家進行投資,期望打造一個包容性的經濟環境,加強民主,縮小財富和就業差距。

據 Crunchbase以及相關資料整理的舒爾茨家族基金會投資的專案(不完全統計)
03、風投機構Maveron:信奉“規模是收益的敵人”
在舒爾茨家族基金會創立的兩年後,1998年,舒爾茨與人聯合創立了專注於消費領域的風險投資基金 Maveron,投資領域包括:消費品和服務、餐飲和零售、通訊與網路、教育培訓、資訊技術、軟體和互聯網、體育與娛樂。
Maveron的名字來源於“特立獨行”和“遠見”。在該基金創立後的6個月內,Maveron就籌集到了7500萬美元的資金。

據Palio顯示,Maveron每支基金年份和規模
除上述基金外,2016年,Maveron還籌集了Maveron Equity Partners VI ,資金規模為1億美元,另一支基金Maveron VI Entrepreneurs' Fund 的資金規模為1500萬美元。
最消息為,2022年5月24日,Maveron為第八支基金籌集了2.25億美元,以支持更多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初創公司。該基金合夥人表示,無論如何,Maveron的基金規模都不會太大。
Maveron的合夥人們認為,“做一些不同於其他同行的事情需要自律……我們不是在做AUM,而是在創造現金流回報。我們知道,在這個市場上,‘規模是業績的敵人’,我們相信這一真理。”
在被稱為“軟銀效應”(SoftBank Effect)的現象中,無論是投資早期還是晚期的風險投資公司,都在資金規模方面加大賭注。例如,Andreessen Horowitz(一家美國私人風險投資公司)於2021年籌集了一支以加密貨幣為重點的22億美元基金;於2022年1月又籌集了一支以生物技術公司為投資重點的90億美元基金。
如今,很多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已擴展到多個階段,包括早期、中期和後期。如,Andreessen Horowitz、Kleiner Perkins、Mayfield等。但Maveron一直在堅持做種子輪、A 輪的早期投資。

據SIGAL整理的Maveron團隊的投資領域和地區
目前,第八支基金由六個人負責,包括女性。“因保持了團隊性別的平衡性,我們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Maveron表示,2021年,它所支持的企業創始人中有70%為女性。
除性別平衡之外,Maveron還會引入不同年齡段的人。如此在團隊中,既有一些經歷了多個市場週期,有著豐富經驗的投資人,也有一些引領時尚和趨勢的年輕投資人。
如今,面對國際市場劇烈的動盪和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的趨勢,Maveron的合夥人Jason Stoffer在Twitter表示,雖然成長型股票受到打壓,消費者信心下降,經濟衰退可能即將來臨,但歷史不會重演,它總是保持著它自己的節奏和規律。
他認為,能讓下一個標誌性消費品牌從這次衰退中崛起的不是平臺的轉變,而是行為上發生一些巨大的顛覆性改變。
在很多情況下,Maveron會研究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是如何顛覆傳統行業技術的,比如房地產(Common)、燃料(Booster)、酒店和醫療保健(Keeps)。
目前,Maveron在西雅圖和三藩市均設有辦事處。與此同時,它還是B Corp公司(Certified B Corporation,簡稱B corp)。
B Corp稱號主要是授予那些遵守社會和環境績效、公共透明度和法律責任標準的營利性公司。根據管理認證的非營利組織 B Lab的說法,這個想法是為了確保企業對世界產生整體的積極影響——平衡利潤和目的。目前,全球有3500多家“B Corp”企業。
“我們非常相信利潤和目標可以並存,不會相互妥協,” Maveron 的負責人娜塔莉·狄龍 (Natalie Dillon) 說道。B Corp的身份還為Maveron帶來了更多的參與權,包括參與Diversity Riders活動,該活動旨在提高投資者在初創企業交易中的多樣性,並將部分附帶權益利潤捐贈給社會正義等事業。
截至2021年7月,自1998年以來,Maveron已進行了250多項投資,包括許多知名消費品牌,如eBay、Drugstore.com、 Lucy Activewear、Pinkberry、Potbelly Sandwich Works、Cranium和Shutterfly等。
Maveron已退出的公司包括eBay、Capella Education Company、Shutterfly、Cranium(被孩之寶收購 )、Qsent(被TransUnion收購)、Quellos(被Blackrock收購)、Good Technology(被摩托羅拉收購)、Lucy Activewear(被VF Corporation收購)等。
另在Maveron 投資組合中,有11家公司已經IPO,其中14家的估值達到或超過1億美元。2021年的投資包括Pacaso、Booster Fuels、Imperfect Foods、Modern Fertility 等。
與其他公司相比,Maveron的平均領投次數要少12%,但退出頻率卻高出7%,通常每年會進行7-12筆投資交易。
Maveron投資的企業特點為:創業至少2-3年;團隊成員為5-6人;致力於改寫消費體驗規則,這些規則不僅包括購物,還包括飲食、工作、娛樂、生活、學習,以及在互聯世界的體驗等。
當然,Maveron還會對被投企業進行投後管理,包括招人;提供人脈資源網路;加入被投企業的董事會。
譬如,舒爾茨現/曾是ebay、Pinkberry、Potbelly Sandwich Works、Square、Groupon、 Pinkberry、drugstore.com等董事會成員以及Gatheredtable投資人和顧問。但後來由於舒爾茨表示要參與美國2020年總統競選,所以對Maveron事務的參與度沒有之前那麼高。不過,後來舒爾茨又宣佈退選了2020年美國總統。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