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發表年報 年内重點打擊唱高散貨騙局 制訂新標準維護港資本市場秩序
證監會近日發表《2021-22年報》,總結該會為維持市場廉潔穩健及鞏固香港作為優越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而重點處理的工作。
年內,證監會就簿記建檔及配售活動的操守規定發表諮詢總結,旨在確保香港的資本市場交易能以公平和有序的方式進行。證監會亦就兩項建議發表諮詢總結,分別為增設第13類受規管活動以使證監會認可集體投資計劃的頂層受託人及保管人直接受到證監會監督,以及引入投資者識別碼(又稱「港股實名制」)和場外證券交易匯報制度以便能夠更及時地監察證券市場,新制度暫定最早將於2022年第四季實施,惟須視乎市場的準備情況而定。
證監會同時重點打擊網上平台的投資欺詐和騙局,追查“唱高散貨”騙局的作案人士,並瓦解他們的網絡,同時亦與本地和海外監管機構及執法機關加強合作。“唱高散貨”騙局是操縱股票市場的手法之一,騙徒將某隻股票的價格人為地推高,並利用社交媒體誘使不虞有詐的投資者以高價買入,然後沽出或拋售該股票套利,以致股價大跌。
為了加強香港作為頂尖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的競爭力,證監會在香港認可了多隻新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及其他投資產品。此外,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合約面世,為投資者提供額外的風險管理工具,以對沖因投資內地A股市場而承擔的風險。
為了推廣可持續原則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由證監會與金管局共同領導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發表了對香港碳市場機遇的初步可行性評估,並公布推動金融生態系統邁向碳中和的下一步行動。證監會亦就要求基金經理在投資及風險管理流程中考慮氣候相關風險並向投資者作出適當披露的規定,發表諮詢總結。其他重點工作包括作出相關修訂以加強適用於持牌人的勝任能力框架,以及在WINGS推出新一代全面數碼化發牌平台。
截至2022年3月底,本港持牌機構及人士和註冊機構的數目增至48,401,另證監會亦收到7,163宗新的牌照申請。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涵蓋1,487隻內地股票及547隻香港股票,佔兩地市場總市值約80%,而自該機制推出以來,港股通的淨流入金額達人民幣19,83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