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報--2022-05-11

財秘關註

1、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從歷史經驗看,外資有進有出是正常現象,近期外資流動和交易情況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從結構上看,今年以來配置型、長線資金保持淨流入。目前,市場杠杆資金規模有限、風險可控,公募基金總體是淨申購,沒有出現集中贖回。我們堅信,市場短期波動不會改變我國資本市場長期向好的大趨勢。資本市場投資要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要風物長宜放眼量。

2、農業農村部:針對近日媒體反映個別地方毀麥開工及網上流傳的“割青麥作飼料”短視頻,“五一”期間就組織相關省份進行核查核實。下發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全面排查毀麥開工、青貯小麥等各類毀麥情況,對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處理一起。下一步,將指導各地持續強化小麥後期田管,落實“一噴三防”全覆蓋等增產措施,提前組織好跨區機收,確保顆粒歸倉。

3、證券時報:今年以來,宣佈漲價的車企已超過20家,涉及近50款車型,從新能源車到燃油車均有覆蓋。進入5月,汽車漲價潮仍在蔓延。一些車企目前雖未官宣漲價,但已經“躍躍欲試”。“原材料價格飛漲”是目前車企價格的主因。即便多波車型漲價之後,終端市場卻還有不少消費者面臨著“何時提車”的情況,部分消費者甚至要等6個月才能等到新車。


一、宏觀經濟

1、央行董化傑:支持稅務部門加快辦理留抵退稅,2022年以來,已累計上繳結存利潤8000億元,全年上繳利潤將超1.1萬億元,為退稅資金保障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已上繳結存利潤8000億元相當於降准0.4個百分點,與其他貨幣政策操作相互配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2、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抓緊梳理社保、銀行、保險機構的政策訴求,協調有關方面打通堵點痛點,支持中長期資金提高權益配置比例。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推動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發揮好資本市場專業買方的作用。

3、世界氣象組織:在未來五年,全球年均溫度有50%的幾率至少有一年暫時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1.5°C,而這一可能性正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2022-2026年間至少有一年有93%的可能性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並將2016年趕下榜首。

4、央視新聞: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將於2022年6月發射,3名太空人將進入中國空間站組合體,並在軌駐留6個月。在今年年內,中國空間站也將完成在軌建造。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跌0.58%,報26167.10點。韓國KOSPI指數跌0.55%,報2596.56點。

2、美股:道指收跌0.26%,報32160.74點;納指收漲0.98%,11737.67點;標普500收漲0.25%,4001.05點。

3、歐洲: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37%,7243.22點;德國DAX30指數收漲1.15%,13534.74點;法國CAC40收漲0.51%,6116.91點。

4、黃金:COMEX 6月黃金期貨收跌0.9%,報1841.00美元/盎司。

5、原油:WTI 6月原油期貨收跌3.23%,報99.76美元/桶。布倫特7月原油期貨收跌3.28%,報102.46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