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提了三年,也是很多人今年最關心的一件事。
每每在“通關已到衝刺階段”的時候,都會出么蛾子,到了現在,很多人乾脆就不提了。
好消息的是,最近這個事又迎來希望,就是競選香港特首的李家超站了出來,並且做出承諾。

01、李家超談通關
李家超,大家應該不陌生。在他還擔任政務司司長的時候,就負責代表港府與內地協商通關工作。
去年,李家超隔三差五就帶著一大堆高官前往深圳開會,和廣東政府一起研究通關方案!

內地援港專家團來港後,李家超經常前去慰問、視察;方艙醫院修建、交付現場也總是能看得到他的身影。

李家超在決定參選後,馬不停蹄地拜訪了多個政治團體、商會還有基層,以完善其政綱;並從香港整體發展、經濟、民生等方面充分瞭解到了通關的需求。
4月12日,李家超正式報名參選的前一天,在社交媒體上以“內地通關,重中之重”為題發文。他表示,香港本地的措施如果不能配合內地的防疫抗疫策略,因此和內地通不了關,對香港的發展有非常大的限制。
李家超強調,既然與內地通關是那麼重要,那麼抗疫策略一定要“貼”國家!

4月17日,李家超在網上見面會被議員兩度問及通關時間表和路線,他承諾當選後會“很積極”與內地商談。

他說:“我可以講給你聽,我第一步與內地有關單位充分溝通,聽聽他們看法、香港要怎樣做,然後才有通關的條件,然後努力去做。這是不容易,是難的、大的挑戰。”
4月18日,李家超和商界會晤。5大商會一致認同全面提升香港競爭力的重要性。

如何最快提高競爭力?很顯然,當務之急就是與內地通關。

現在“通關”問題,整個香港都十分關注,即便是在港外國人士包括從事研究、商貿、教育的人等,也都希望能通過香港順暢地進入內地。
4月19日,李家超在聽取幕僚意見時表示,如若當選會第一時間為陸港通關作出努力,並從政策上進一步促進香港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
02、香港離通關還有多遠
從內地來看,堅持“動態清零”還是大方針,但相比以往不再一味的追求確診人數是0,也就有了社會面清零的概念。

這個政策和過往的標準又很大區別,比如去年傳出香港與內地通關的首要條件是3個月0本地確診,但從目前新的動態清零政策來看,這個標準過高。
現在香港每天確診人數在三位數,情況已經肉眼可見地的速度在好轉。達到目前動態清零的目標,加上兩地防疫政策相向而行,小編認為希望還是很大的。
從港大官網可看,個案有效繁殖率(每個受感染人士可感染多少人)從3月25日的平均值3下降至最新的0.4。這意味著,病毒基本不能傳染他人了。

每日的新冠病毒感染時點患病率也趨近於無(0.14%),這意味著每1000人僅一名市民感染。

另外,封區確診率也在不斷的下降
在3月高峰期,大致在15-18%甚至20%以上,被檢測的大廈居民一大半都中招。

而在4月份,這個比例一路降至1%以下,封區後篩出的確診個案只有10宗上下。這代表著社區傳播鏈基本被切斷,也符合目前內地的動態清零的政策。

最後,疫苗接種率已經接近目標
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3月在其個人社交平臺上表示,新冠疫苗接種計畫推行一年,終於迎來12歲以上人口首劑疫苗接種率達到九成的里程碑,接種人數600萬人左右 。第二針接種率8成的階段性目標,接種人數約539萬。

最後,你覺得香港通關會在幾月份?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