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富豪們又出來拉仇恨了。
一年一度的《胡潤全球富豪榜》最近出爐,看了一下,沒有我,我猜也沒有你。
首富是誰,有多少錢,重要嗎?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到它背後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變化,一種財富的轉移,從中可以看到最會賺錢行業的更替。
這個榜單很長,不貼了,直接給大家簡單總結了幾點:
1、零售、消費品、金融服務行業最有錢,占總財富1/4以上。以亞馬遜、lv為代表的零售、消費品行業分別都占了9%以上,但基本上都不是中國公司,中國公司這塊很弱,大家懂的,中國從來沒有靠消費來支撐經濟。
2、從人數來看,金融服務業創造了最多十億美金企業家。醫療健康呢,第一次超過了房地產擠到第二的位置,房地產排第三。
3、新能源領域絕對是近些年的撈金大戶。全球首富馬斯克蟬聯全球首富。小鵬、蔚來、理想等後來者也黑馬逆襲。
4、中國的首富還是農夫山泉的鐘睒睒,賣礦泉水果然很掙錢,4550億登頂寶座。
整個富豪榜的變遷看,美國的富豪們似乎很難變動,最多是第一第二換幾個,還經常輪著坐,但是中國的富豪們變化太快了。
今年財富縮水比較慘的大佬所在的行業,中國互聯網是一個。馬化騰、馬雲自2015年以來第一次齊齊跌出中國前三。
其次是地產行業,財富縮水的重災區。
大佬個人財富和排名下滑厲害:
比如,恒大許家印,身家從2040億大幅縮水到480億,排名下滑339,位列389名;融創孫宏斌,590億變成到270億,下滑525名,位列812名。
整個行業排名下滑也很厲害:
翻開中國財富前十榜單,曾經叱吒風雲的地產富豪們,集體消失了。

位列前十的李嘉誠家族,靠的也是長江實業,傳統的房地產開發已經不是它的重心。
在top20中,僅剩碧桂園的楊惠妍了,其他的老闆們都不見了。
即便是碧桂園,也一路下滑。
2018年,26名
2019年,35名
2020年,38名
2021年,46名
2022年,55名
02
房地產大佬為什麼會在財富的pk中敗下陣?
一是由身價計算規則決定的。
富豪的身價主要是股票和不動產等。
但整個2021年地產股就是跌跌跌,單是碧桂園、萬科、恒大三大龍頭,去年市值就跌去了超3500億,幾近腰斬。
股價不振,直接導致了大佬們持有的按股份市值計算的財富總額出現下降。
二是大時代改變了行業發展模式轉變。
過去20多年,房地產堪稱造富機器。從胡潤富豪榜也可以看出,地產行業誕生的富豪數量在今年之前長期位居第二。王健林曾幾度拿下首富頭銜,“一個億的小目標”廣為流傳。楊惠妍、許家印也都登頂過。
地產為什麼能夠那麼輝煌?主要是需求旺盛+高杠杆發展模式。
從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開始,開啟了房地產的大時代。
城鎮化率從1998年的33.35%,增長到2021年年末的64.72%,差不多翻了一倍。人口從農村遷往城市,城鎮人口的增長帶來了大量的住房需求。
開發商這邊呢,本質上玩的是資金的遊戲, “前期融資—開發貸—銷售回款”的鏈條環環相扣。
得益於銀行在過去其實也處於擴張中,為了獲得高收益,向房地產市場投放放了杠杆,地產商融資環境相對寬鬆,回款也盆滿缽滿,借新還舊的遊戲玩得很溜。
高負債模式之下,撐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
中國房企的負債總額從2000年的1.9萬億到2020年飆升到85.7萬億,增長超85倍!
說白了,房企的繁榮就是靠負債堆起來的,這種繁榮就是一種虛假繁榮。
曹德旺曾經說過,有些開發商自己一分錢不出,從銀行貸款,花幾個月建好房子,然後把房子賣掉,幾十億的利潤就來了,這錢賺得太容易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2016年提出了“房住不炒”,2017年房地產行業從此不如監管從嚴的週期。 可惜當時很多房企心存僥倖。直到後來重拳出擊,步步加碼。
2020年“三道紅線”出爐,正式瞄準整頓房地產金融。
2021年政策調控高壓到極限。
資金鏈條兩頭受阻,資金的遊戲玩不下去了。然後,華夏幸福、泰禾、恒大、綠地,藍光,陽光城等等房企接連暴雷。
三是共同富裕的時代大主題,這才是最深層的原因。
共同富裕是時代的大主題,是誰都不能阻擋的大趨勢。
有錢人憑藉著房產等資源越來越有錢,窮人卻越來越窮。結果就是部分人過度富裕、多數人富裕不起來,整個社會結構過去是金字塔型,對立明顯。
要實現共同富裕,就是要往橄欖型社會發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結構,讓群體間的差距縮小。
那麼過去房地產因為“暴利”引發了頗多不滿,加劇了社會財富的分化,必然也要面臨調整。
03
大佬不僅在財富榜單上集體消失,近期暴雷房企的大佬也頻頻傳出“消失”的消息。
先是泰禾老闆黃其森協助有關機關調查,暫時失去對公司的管理權;
再是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份公告提出寶能老闆姚振華欠債後“下落不明”,直接沖上熱搜;
恒大許老闆同樣因為缺席3月22日晚召開的恒大集團投資者會議,引發眾多猜疑。
當然,網上很多都是謠傳。
寶能集團很快通過官微發文,說姚振老闆在3月21日還走進寶能汽車深圳工廠檢查復工複產工作,沒有失聯;
許久不見的恒大許老闆也親自現身,鄭重承諾:大幹3個月,量產恒馳5。

這兩天,又傳出了許老闆甩賣980平深圳灣1號的消息,市場價4個億的豪宅,只要2.8億就出手,有能力抄底的可以去幫個忙。

曾經的富豪榜的大佬,如今只能不斷的變賣資產,完成自救,也幸虧當年他們房子買的多啊。
不過,有時候在想,還是小富最幸福,不要大富。
你們看,那些出現在榜單上的富豪們,正在以不同的方式逐漸退出舞臺中央。
位元組的張一鳴清空微博,美團的王興退休,馬老師也淡出網路,過上了海子筆下“喂馬、劈柴,周遊世界……關心糧食和蔬菜”的生活。
地產、金融、互聯網,都是時代給的,沒有時代的富豪榜,只有富豪們的時代,一切都不是偶然。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