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香港宣佈暫緩全民強制檢測,不少網友說香港在躺平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昨天,國家衛健委專家梁萬年,也是香港支援抗疫的最高級別內地專家,昨天下午他給出了最新解讀:不做全民核酸檢測,並不意味著香港疫情防控躺平。
暫緩全民檢測
不意味著躺平
昨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有記者提問,港府宣佈暫緩全民檢測,國家衛健委對此的看法。

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目前重中之重是優先保護老年人,如何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力量來降低死亡,是當前優先工作。他強調,現在不做全民檢測,並不意味“躺平”。
梁萬年表示,全民核酸檢測涉及時機和條件問題,最有效的時間是在疫情的早期,進行大面積檢測,把所有傳染源識別和控制住。另外到疫情後期,當降到一定水準以後,開展檢測來達到社會上“動態清零”的目標。
梁萬年認為,香港疫情正在高位運行,從確定優先和重點任務而言,仍然是以減少重症、死亡和感染,以及老年人的優先保護為重中之重,如何在這個時期集中資源降低死亡,以最大限度的保護生命,是當前最優先的工作。
他指出,如果這個時候在香港開展全民核酸檢測,需要考慮相應條件是否足夠具備,例如對患者和密切接觸者的追蹤、隔離觀察的空間和人力資源等,相信香港特區政府暫不進行全民檢測,是基於疫情防控確定優先要求而做出的決定。
他認為,香港實際上也在進一步擴大檢測能力,除了核酸檢測外,也使用抗原檢測技術,讓民眾在家自我檢測,並且通過相應報告系統,以便更早發現可能的感染者和加以管理,相信有關措施對香港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港大:6成市民已感染
第6波疫情一定會來

香港大學醫學院22日公佈最新第五波疫情的最新推算數據,院長梁卓偉指,估計已有約六成即440萬市民感染,預計到4月21日,每天的感染數字將下降至3位數。
他表示,現在香港抗疫有兩種選擇,一是“清零”,二是“走向風土病”。

梁卓偉指出,如果選擇“清零”,需要緊守邊防措施,一定要比一月初時的措施嚴謹,包括檢疫酒店要“滴水不漏”等;而在確診數字達3位數低位時,要有全民核酸檢測配合,但未必只做3次,同時要有多項準備,包括將確診者隔離、安排密切接觸者及次密切接觸者檢疫、考慮如何處理帶有病毒殘餘的感染者等。
另一選項是“走向風土病”,梁卓偉說,在這個策略下,以“減重症、減死亡、減醫療負荷”為目標。如果採取這個策略,需要考慮多個未知數,包括新變種病毒的致命率等。
梁卓偉還說,差不多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同意,這個病毒會長久留在人類世界,第六波疫情是一定會來。他形容,選擇“清零”是中轉站,“走向風土病”是終極站,認為最安全是準備“走向風土病”,也是必經之路。
香港議員:不全民檢測無法通關
立法會議田北辰則擔心港府放棄全民強檢將令中央拒絕通關,稱全民強檢屬“國策”,恐香港不執行中央便不接受通關,指如果不強檢,港府便難以掌握疫情發展,猶如“祈禱”般希望疫情回落,一旦再反彈,社會就再難複常。

恒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曾在恒隆地產年報說,疫情影響下,香港陷入兩難,香港與內地或世界各地無法通關,長期經濟後果非同小可。他認為只有北京可以重振香港中短期經濟,因為對香港經濟最關鍵要素是內地!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