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將迎來“黃金時代”

2021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後一年。近年來,財富管理機構經歷了資管新規發佈初期的行業震動、整改過渡期的逐步適應和過渡期延長階段的努力迴旋。資管新規已成為引導行業規範健康發展和機構深耕財富管理的“燈塔”。

日前,普益標準發佈的《2021年四季度財富管理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四季度,資管新規過渡期實現了平穩收官。在新的發展階段,業務合規將是財富管理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此外,在家庭資產配置逐步由房地產向金融資產轉移的長期趨勢下,財富管理將迎來“黃金時代”正成為業內共識,各類金融機構都在積極佈局財富管理業務。

“財富管理需求的增長是大勢所趨,在未來較長時間內有望持續引領金融業的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普益標準首席經濟學家王鵬表示。


01.資管新規過渡期實現平穩收官

2021年四季度,資管新規過渡期實現平穩收官。經過兩年的調整,銀行理財、信託業和券商資管的規模均出現了明顯下降。就銀行理財而言,規模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保本理財加速出清、同業理財壓降和退出非標資產。

王鵬認為,總體而言,財富管理業務經過近年來的監管規範和行業引導,逐步擺脫了過去野蠻生長和無序競爭的狀況。當前,不合規的產品和服務正在大量退出市場,投資者保護、合規經營和風險管控成為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的重要方向。從全行業來看,在資管新規的監管框架下開展業務,將是鞏固財富管理轉型成果和引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礎。

此外,在家庭資產配置逐步由房地產向金融資產轉移的長期趨勢下,財富管理將迎來“黃金時代”,各類金融機構都在積極佈局財富管理業務。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居民財富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市場。理財專家認為,資金端的規模擴容和資產端的結構轉型,共同推動了本輪財富管理發展浪潮的到來。

資金端來看,在房地產投資屬性弱化、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和居民理財意識覺醒等多因素的共同促進下,家庭資產結構調整、增配金融產品是大勢所趨,對財富管理業務的需求不斷增長。

資產端來看,資管新規出臺後,銀行理財對非標資產的配置明顯降溫,以混合基金為代表的公募基金賺錢效應凸顯,爆款基金產品與明星基金經理共同激發了居民的投資熱情,權益類基金的發行數量高歌猛進。


“隨著2021年的兩次降准,相對較多的資金追逐相對較少的安全資產,仍然是我國金融市場的常態。因此,在優質資產相對稀缺的背景下,財富管理機構提升主動管理能力、識別尚未被市場挖掘的優質資產,將成為決定財富管理機構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王鵬表示。

02.“固收+”理念逐步興起

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和淨值化轉型接近尾聲,銀行理財市場呈現出長期限產品占比提升、“固收+”理念興起的趨勢。

2021年,資管新規過渡期順利結束。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銀行理財市場淨值產品存續量為40356款,環比增加1388款。從淨值轉型程度指數表現來看,全國淨值轉型程度指數為45.76點,較上年同期上升24.88點。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8年資管新規出臺以後,1年期以上理財產品存續數量占比逐步提高。截至202112月,1年期以上理財產品存續數量占比達16.93%同比提高8.3個百分點,增長勢頭強勁。

“根據監管要求,淨值化運作的理財產品應做到資金端和資產端的期限匹配,因此,拉長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可以實現‘以期限換收益’。”王鵬分析稱。

此外,由於我國基準利率處在較低水準,傳統以固收資產為主要配置對象的理財產品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斷下降,尋找高收益資產成為擺在穩健投資者面前的難題,而“固收+”產品正在不斷承接投資需求,成為低風險偏好資金的佈局重點。在此背景下,“固收+”理念在我國逐步興起,“固收+”產品也獲得了廣泛關注。

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各類型銀行的“固收+”產品數量均保持快速增長。截至2021年三季度,“固收+”產品的存續數量共有19191款。其中,大型銀行有87款,股份制商業銀行有2853款,城市商業銀行有8016款。


03.財富管理市場將迎來蓬勃發展

展望2022年,專家預計,財富管理業態迎合了當前的時代背景和投融資方式的變化趨勢,財富管理市場將迎來蓬勃發展。

“在資金端,財富管理市場將受到兩方面的共同推動。首先是家庭資產配置轉向仍將持續。目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未見鬆綁跡象,房地產投資的吸引力持續下滑;其次是老齡化進程加速,基本養老金、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等中長線資金的委託投資以及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發展,都是未來較長時期的發展方向,有望持續推動財富管理市場的規模增長。”王鵬預計,固收類產品的收益或將繼續在低位徘徊,“固收+”是資管產品發展的大勢所趨。此外,隨著全面註冊制的推進,退市執行力度也將持續提高,資本市場“優勝劣汰”不斷加速,也將有利於形成適合資管產品發展的長牛、慢牛行情。

“全面註冊制將給我國股票市場的投資理念帶來明顯改變。一方面,全面註冊制的實施必然伴隨著退市執行力度的提高,這將加速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從根本上提升我國資本市場上市公司的品質;另一方面,由於退市風險的增加,以往‘炒小’‘炒差’的投機行為將得到根本遏制,價值投資理念的普及將有利於股票市場走出長牛、慢牛行情,為資管產品的發展提供健康的市場環境。”王鵬表示。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