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持續波動,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凸顯

開年以來股票市場持續波動,市場的分化行情表現得更加明顯,各種風格之間、各大指數之間、不同行業之間、大小市值之間都呈現較大震盪。金融市場的風雲變幻、瞬息萬變,投資者希望能夠在長期的投資中取得良好的回報,進行多元化資產配置的重要性愈發的凸顯。

01.什麼是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是指投資者根據個人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將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合理分配,在保證資產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資產的保值和增值。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將資金放在不同的籃子裏,來保證用最少的風險獲取最大程度的收益。資產配置的核心是資產種類和具體投資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標是基於投資者本身的風險偏好與收益預期,追求更優的投資收益,以及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內實現更高的回報和更低的風險。


圖:資產配置方式

投資市場有很多類型的資產,諸如債券、股票、大宗商品、投資性房地產和其他避險資產等。進行資產配置是在一個資產組合中選擇資產的類別並確定其比重的過程,當投資者面對多種資產,考慮應該擁有多少種資產、每種資產各占多少比重,其中,分散投資是降低風險的重要方法。通過將投資分散至低相關度的各類資產,減少整體收益的波動性或變化,並根據市場的變化定期調整各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從而在投資的收益性和波動性之間取得最優的結果。


圖:市場性資產類別

02.市場波動之下,資產配置的優勢

牛年一開市,市場風格迅速切換,不確定和負面消息都將給普通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帶來困擾,各地區、各國家傳統股債類資產相關性越來越高,通過投資傳統資產越來越難以做好風險分散。而當前,市場波動性加劇愈加凸顯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投資的自我保護

資產配置,即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是應對經濟不確定性的一種自我保護在各類資產中,股票與債券呈現蹺蹺板效應,即使債市出現波動,也可以爭取通過股票的走強來獲得收益。現代投資組合理論首倡者哈裏馬科維茨認為,各類資產的分散化投資可以在不犧牲預期收益的情況下降低風險水準,對投資者而言,相當於是一頓免費的午餐

控制波動與回撤

當虧損幅度越大,回本的難度係數越高,更難取得正收益。根據興全基金測算,假如本金虧損10%,只需要上漲11%就能回本。但如果虧損70%,就要上漲233%才能回本。控制波動率與回撤的有效方式,是通過股債組合。如果理財資金100%投資於股票(以滬深300為例),則年化波動率是26.94%;如果投資組合變為60%債券(中證全債為例)+ 40%股票(滬深300為例),以犧牲3.14%的年化收益率為代價,可以減少投資組合16.16%的年化波動率(數據來源:Choice)。

大類資產配置,以固收類的低風險產品打底,以權益類爭取高收益,通過各類資產搭配,力求控制波動與回撤。


圖:虧損與上漲的平衡關係

讓投資者拿得住

波動率加大,從而導致普通基民對基金的持有信心在持有期間內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資產配置可以降低組合波動率,提升投資者的投資體驗,做更拿得住的投資。

2014-2019年數據為例,一個關鍵的指標交易磨損=基金淨資產利潤率-基金複權淨值增長率)。交易磨損越高,意味著持有的基民更容易高買低賣,追漲殺跌,導致基民整體實際投資收益率的下降。如果按波動率將基金分為三組,下表顯示,低波動組別的交易損耗顯著低於高波動組別。可見波動率越低,基民交易衝動更低,實際收益率的交易磨損更少。


圖:波動率與交易磨損的關係

03. 資產配置該怎麼做?

在做資產配置時,首先要確定自身的風險收益水準,確認自身的風險偏好是保守型、穩健型、還是進取型,隨後再選擇底層資產。投資者必須要經受住從眾心理風潮的考驗,才能在長期的投資中平滑風險,實現守中有攻。

要明確清晰的收益目標

明確金融資產要保值增值的目標,因為資產配置策略的制定要根據預期目標來配置。

要制定有效的風險分散策略

目前我國的金融投資體系日漸成熟,投資策略也呈多樣化趨勢,可選擇的投資策略增多,是可以通過多策略有效的分散單一策略以應對市場風險,旨在獲取固收類相對穩定投資收益的同時,再以配置權益資產博取業績彈性。

重在資產類別的長期配置,而非短期市場炒作

長期配置這是資產配置發揮增值作用的前提,通過提升認知來克服短視,塑造長遠規劃的財富價值觀。這樣才能以穩健、理性的心態去應對情緒化、非理性的市場,通過科學的資產配置實現財富保值增值的目標。

大類資產配置能創造一定的超額收益,但在現實生活中,實現資產配置的組合管理十分複雜。理論上,既需要根據宏觀把握各類資產類別的特徵,還需要自下而上評估優質的標的。實踐上,操作複雜,房地產等標的要求的資金門檻高等因素都制約了普通投資者參與。同時,組合的配置並非一勞永逸,維持投資政策中的資產配置目標是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資產再平衡投資者買進低配的資產,賣出超配的資產,最終使各項資產的配置接近目標水準,才能力求在控制風險的同時又產生利潤。

資產配置具有長期性,它不是單純追求收益最大化,而是要在風險與收益之間謀求一種平衡。投資者必須要經受住從眾心理風潮的考驗,才能在長期的投資中平滑風險,實現守中有攻。

隨著全民理財時代的到來,投資者也迎來了一個資產配置的黃金時代。財富的積累、政策的放開、管道的拓寬,讓投資者擁有更為多樣化的選擇,隨著財富管理行業的崛起,成熟的財富管理機構將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更完善的資產配置建議。

資產配置不是追漲殺跌,不是覺得市場來機會了,就加杠杆進入市場。做資產配置,就是配置能夠抵禦不同經濟週期的不同底層資產標的。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