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富豪如何做好「身份和財產」的Plan B計畫

戰火紛飛,烏克蘭民生撕裂,

這邊,普通民眾在戰區街頭譴責/詛咒俄士兵:

“把這些種子放進你們的口袋裏,這樣至少當你們倒在這裏的時候,向日葵(烏克蘭的國花)會長出來。”


▲圖:烏克蘭一名婦女當街與全副武裝的俄羅斯士兵對峙。(來自Ukraine World推特)

另一邊,烏克蘭富豪們早已集體包機撤離,拖家帶口飛到國外,還不忘把戰區豪宅掛盤拋售。


▲圖:來自nypost

今天,我們不談戰爭不講民生,

我們看富豪們的Plan B:身份規劃+資產安排。

1、烏克蘭富豪撤離

據《烏克蘭真理報》,在西方媒體盛傳的2.16“入侵日”之前,民眾恐慌情緒急速彌漫,

烏克蘭最富有的一批人、大量資本勢力已在爭先恐後出逃。

213日一天就有大約20架包機和私人飛機從首都基輔起飛,一路向西,其中多架飛往瑞士或奧地利,賽普勒斯、尼斯、倫敦和慕尼克。


▲圖:213日當日起飛的私人飛機數量為六年來最高

據統計,截至當地時間213日,

福布斯烏克蘭富豪榜排名前100位的富豪中,就有96人已經出逃,剩下4人是因涉嫌貪腐等罪行無法出境。

4人中,就包括擁有3本外國護照的大富豪伊戈爾·科洛莫伊斯基並未出現在逃離名單中,原因是其在美國和以色列涉嫌捲入刑事案件,所以無處可去。

還包括前總統波羅申科,由於法院扣留了他出國護照,他無法離開基輔。但是波羅申科已經將他的家人和財產搬到了國外,為了運送現金,他還租了多輛運鈔車。

除了寡頭富豪,還有37名烏克蘭議員出逃,裏面包括澤連斯基的多名“盟友”和人民服務黨成員,這引發了一場關於國內外安全局勢的聽證會,但由於缺席人數眾多,評估報告的閉門會議不得不推遲。


▲圖:外媒報

大難臨頭,苟命要緊。

“將人和財產都搬到國外去”。

2、人搬到國外:需要提前做好身份規劃

“把人搬到國外”,需要提前做好身份規劃。

美國著名的金融投資家吉姆.羅傑斯曾稱:

僅只有一本護照是很危險的,不管是政治軍事還是經濟上,未來的局勢很“動盪”,擁有第二本護照就會給到你存活的機會。”


▲圖:羅傑斯在接受媒體採訪

比如此次俄烏衝突,中國包機撤僑,中國公民的烏克蘭老婆因為沒有中國護照無法一起撤離。(中國駐烏大使館稱撤僑可帶外籍配偶)


▲圖:某博主報

當然,很多時候,

身份規劃不是狹隘地指擁有第二護照,也包括永久居民身份,甚至從另一個角度講的稅務身份規劃等,

身份規劃的作用也不止是在極端事件中“活著”,還有方便旅行、方便進行海外資產配置、方便做稅務規劃、方便上市等各種。

比如李嘉誠,出於生意、投資、出行便利等各種考量,持有多本護照,

“(你有多個護照),不出奇的,公司在57個國家有生意,就需要那個護照。”


▲圖:在一次媒體訪問中,李嘉誠對移民的回答

比如奧運冠軍穀愛淩,或為為中國參賽原因,加入中國籍,

“當我在美國時,我是美國人,當我在中國時,我是中國人”。


▲圖:穀愛淩關於國籍的說法,來自衛報

比如“幣圈大佬”、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為合規玩幣??拿到格林納達外交護照,搖身一變成為格林納達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大使。


▲圖:右,推文的圖片可見孫受到格林納達外交部長奧利弗約瑟夫的接見,由於他的新職位,孫宇晨現在將被稱為他的閣下

比如出於境外上市目的,曾經的俏江南張蘭加入聖基茨國籍,龍光地產紀海鵬的女兒加入聖基茨國籍,周黑鴨周富裕的老婆加入瓦努阿圖國籍……

“不是為了在香港上市,誰願意放著中國公民不當當島民呢?”


比如海底撈張勇舒萍夫婦,或出於境外上市以及稅務規劃考慮,在上市前變換國籍,

通過“入籍新加坡+設立海外家族信託”,將約1000億市值的海底撈股票全納入了英美法系的保護之下,並最終流回不(對海外收入)徵稅的新加坡,隔離了債務風險,也避免了中國新個稅反避稅實施後可能面臨的稅務風險。


▲圖:海底撈張勇夫婦國籍

等等等等。

根據國際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KnightFrank)財富報告(2019):

全球的超高淨值人群(淨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中,持有第二公民身份和考慮辦理第二公民身份/永居的人數占比高達91%


▲圖:KnightFrank財富報告

富人的全球流動勢不可擋,

尤其是近幾年以來,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英國脫歐、種族暴力、俄烏戰爭等全球性事件造成的動盪,

接納“世界公民”概念、追求Plan B計畫應對風險的富人與日俱增。

倫敦學院教授KristinSurak表示,“大流行激發了富人們對於全球出行束縛的危機感,他們希望通過獲得多重身份來應對後疫情時代的各種風險。”

3、財產搬到國外:需要提前做好資產規劃

“把財產搬到國外”,需要提前做好資產規劃。

這裏我們主要是講“狡兔三窟”海外藏金,不講具體的資產配置類別。

2012年有個數據,

由麥肯錫管理諮詢公司前首席經濟學家詹姆斯·亨利和一位避稅港研究專家進行的“離岸藏匿財富”的分析報告指出,大概有21萬億~32萬億美元(133.93萬億~204.08萬億元人民幣)財富從各國流向盧森堡、瑞士、開曼群島和百慕大群島等地,這不還包括富人在海外所擁有的飛機、遊艇、收藏、房地產等非資金形式的資產。


▲圖:避稅天堂藏匿21萬億美元

近些年洩密檔***,也讓通過離岸避稅天堂流動的數萬億美元曝光,從中也可以窺見各國政商富豪們海外藏匿資產的一斑,

文件暴露,許多政治人物、名人和高淨值人士利用由信託、基金會和空殼公司組成的複雜架構,隱匿名下資產、避稅或隱藏其商業交易,或者在海外擁有匿名的銀行帳戶,或者利用海外的空殼公司購買房產、遊艇、藝術品等資產。等等等等。

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這些或出於避險、避稅、隱名等各種目的的資產,在全球化的大潮下,湧向海外,披上外衣,

並在戰爭、政治、政策變化等不利情況下,充當著富人名流們的Plan B

像此次俄烏事件,據烏克蘭媒體披露,

“寡頭和議員早就在國外為自己準備了“備用機場”,孩子和妻子早就被送到那裏了。他們將錢存放在外國銀行,在歐洲和美國花費了數十億美元購買豪華房產。”


▲圖:烏克蘭難民

相對來說,中國這邊的“海外資產規劃”,來的要晚一些,

從千禧年前後中國第一波互聯網上市潮開始,海外帳戶、離岸公司、離岸架構等才開始映入眼簾,但在全球動盪的局勢下,以及在近些年國內稅務加嚴等推動之下,迅速推進。

像擺在臺面的海外上市公司創始人們,阿裏馬雲、京東劉強東、美團王興、小米雷軍、拼多多黃崢、海底撈張勇夫婦等等,

出於上市目的的同時,已經將離岸架構搭好,以後退出的資金可以合法留在離岸架構中,在海外買豪宅買遊艇稀鬆平常。

這是表面,也是開始的開始。

4、結語

毫無疑問,在這個動盪的年代,

追求Plan B的人越來越多,人追求“世界公民”,資產追求“全球配置”。

但不可忽視的是,這也是個透明的時代,

合規的底線一直都在。

如果你有“人”與“資產”相關的規劃或稅務合規方面的問題,歡迎與我們溝通交流。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