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統計局:1月,CPI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此外,豬肉價格同比下降41.6%,降幅擴大4.9個百分點。1月,PPI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9.1%,漲幅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剪刀差進一步收窄0.6個百分點至8.2%。
2、央視新聞:美國多個州已經取消了此前實施的強制口罩令,目前美國總共已有超過半數的州不強制要求民眾佩戴口罩。輿論稱,美國疾控中心並未更新相關疫情指南,還是建議美國民眾在病毒傳播風險較高的區域戴口罩。目前美國只有28%的人口完成了新冠疫苗加強針的接種,許多公共衛生專家對此表示擔憂。
一、宏觀經濟
1、發改委等三部門:同意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啟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路國家樞紐節點。粵港澳大灣區樞紐要充分發揮本區域在市場、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優勢,發展高密度、高能效、低碳數據中心集群,提升數據供給品質,優化東西部間互聯網路和樞紐節點間直連網絡,通過雲網協同、雲邊協同等優化數據中心供給結構。
2、國資委:2021年,央企煤炭產量突破10億噸大關,創下歷史新高。2021年,中央發電企業全年發電量達4.9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2%,占全國發電量比重為64.6%;去年9月底以來,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累計組織跨區跨省支援732次、電量53億千瓦時。
3、證券時報:因全球疫情導致的供需失衡,海運價格已經持續飛漲了兩年。上海航交所發佈數據顯示,亞洲到美國西海岸,1月全球主幹航線“到離港服務准班率”僅為11%,繼續維持較低水準。業內人士判斷,從海運需求和運力供給方面來看,預計2022年全年運價整體仍將處於高位。
4、上合組織:成員國貿易總值20年間增長近100倍,占全球貿易總值的比重從2001年的5.4%增長至2020年的17.5%。中國已成為烏茲別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俄羅斯、印度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漲2.22%,報27460.40點。韓國KOSPI指數漲1.99%,報2729.68點。
2、美股:道指收跌0.16%,報34934.27點;納指收跌0.11%,報14124.09點;標普500收漲0.09%,報4475.01點。
3、歐洲: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0.07%,報7603.78點;德國DAX30指數收跌0.28%,報15370.30點;法國CAC40收跌0.21%,報6964.98點。
4、黃金:COMEX 4月黃金期貨收漲0.8%,報1871.50美元/盎司。
5、原油:WTI原油期貨4月合約漲幅擴大至3%,現報92.9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跌幅擴大至2%,報88.38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