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主席習近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紊亂、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能源供應緊張等風險相互交織,加劇了經濟復蘇進程的不確定性。全球低通脹環境發生明顯變化,複合型通脹風險正在顯現。如果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急刹車”或“急轉彎”,將產生嚴重負面外溢效應,給世界經濟和金融穩定帶來挑戰,廣大發展中國家將首當其衝。
2、統計局: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114.36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8.3%,二季度增長7.9%,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4%;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兩年平均增長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082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兩年平均增長3.9%;固定資產投資54.454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3.9%。2021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比上年增加83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5.1%,比上年平均值下降0.5個百分點;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1%,兩年平均名義增長6.9%。2021年末全國人口14.126億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從年齡構成看,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為62.5%,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18.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0056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4.2%。從城鄉構成看,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比重(城鎮化率)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個百分點。
3、統計局: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5.3、1.1、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5.4%、13.7%、20.9%。四季度,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3.4、-0.5、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5.3%、-11.6%、26.4%。從我國發展階段看,擴大有效投資有潛力、有空間,也有動力。一是促發展投資潛力巨大。我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GDP還不到美國的1/5、日本的1/3,人均基礎設施資本存量只有發達國家的20%-30%;二是補短板投資空間廣闊。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較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仍然較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仍有許多薄弱環節,農民人均公共設施投入僅為城鎮居民的1/5左右,補短板投資空間廣闊;三是創新投資動力充足;四是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等政策正在發力。
一、宏觀經濟
1、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家之間難免存在矛盾和分歧,但搞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是無濟於事的。任何執意打造“小院高牆”、“平行體系”的行徑,任何熱衷於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團”、分裂世界的行徑,任何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對其他國家經濟科技發展進行遏制的行徑,任何煽動意識形態對立、把經濟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的行徑,都嚴重削弱國際社會應對共同挑戰的努力。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
2、國資委: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中央黨政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所管理企業中公司制企業占比97.7%,地方國有企業中公司制企業占比99.9%,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此外,要進一步探索差異化管控。推進更多國有持股超過50%的上市公司引進積極股東持股5%以上。對混改企業的差異化管控,絕不能放鬆應有的監督,絕不能弱化黨的領導。
3、能源局:2021年,全社會用電量831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0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4%;第二產業用電量561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1%;第三產業用電量142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8%。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漲0.74%,報28333.52點。韓國KOSPI指數跌1.09%,報2890.10點。
2、美股:納指收漲0.59%,報14893.75點;道指收跌0.56%,報35911.81點;標普500指數收漲0.08%,報4662.85點。
3、歐洲:德國DAX30指數收漲0.32%,報15933.72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91%,報7611.23點;法國CAC40指數收漲0.82%,報7201.64點。
4、黃金:COMEX 2月黃金期貨收漲0.13%,報1818.9美元/盎司。
5、原油:布倫特原油期貨收漲0.66%,報86.63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