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證監會:近期,個別媒體報導中國監管部門將禁止協議控制架構企業赴境外上市,推動在美上市中國企業退市,這完全是誤解誤讀。在中美審計監管合作方面,近期與美國證監會、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等監管機構就解決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坦誠、有建設性的溝通,對一些重點事項推進合作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2、央視財經:全球已有俄羅斯、墨西哥、波蘭、巴西等至少27個國家今年先後加息。專家稱,奧密克戎在一定程度上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干擾,但是不會改變全球經濟整個週期的變化。全球高通脹至少應該會持續到明年一季度。明年下半年,油價可能進入到下行軌道,屆時全球高通脹應該會告一段落。
3、中信證券:市場等待的幾個因素在近期將陸續落地,預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會進一步確認經濟逐步恢復的趨勢,海外疫情擾動以及美聯儲可能加速縮減購債規模的擔憂對A股影響有限,充裕的市場流動性下市場易漲難跌,增量資金大概率圍繞“三個低位”佈局,預計市場在沉寂數月後步入跨年藍籌行情的臨界點。
一、宏觀經濟
1、中信證券:延續對“三個低位”的推薦,1)基本面預期仍處於低位的品種,關注前期受成本和供應鏈問題壓制的中游製造,如小家電、汽車零部件、電力設備等,逐步增配估值回歸合理區間的部分消費和醫藥行業,如白酒、食品、免稅、疫苗等;2)估值仍處於相對低位的品種,關注地產信用風險預期緩釋後的優質開發商和建材企業,以及經歷中概股衝擊後的港股互聯網龍頭;3)調整後股價處於相對低位的高景氣品種,如國產化邏輯推動的半導體設備、專用晶片器件以及軍工等。從風格角度看,各細分行業龍頭會明顯勝出,從今年以短錢驅動的“滿天星”行情轉向由機構資金驅動的新藍籌行情。
2、新華網:加密貨幣價格近期出現大幅下跌,比特幣價格最大跌幅超過20%,一度跌至42019美元,為9月底以來的最低水準。分析人士稱,奧密克戎毒株在多國傳播,美聯儲預計將加快退出資產購買計畫來應對通貨膨脹,令資金從風險資產撤出,股票和加密貨幣等風險資產價格下跌。
3、經濟日報:近日,多地陸續上調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進一步加強兜底保障能力。專家稱,低保制度在居民生活遭遇困難的特殊時期“雪中送炭”,十分必要。在做好兜底保障工作的同時,也應注重多措並舉,努力培養困難群眾逐步形成自我“造血”能力,通過個人努力謀求發展。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跌0.65%,報27753.37點。韓國KOSPI指數漲1.57%,報2945.27點。
2、新三板:上周,新增0家掛牌公司,成交金額52.29億,環比增加10.03%。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公司總數達6972家。
3、上海環交所:上周,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掛牌協議交易成交量297.28萬噸,總成交額1.28億元,收盤價42.94元/噸,周漲0.21%。
4、美股:上周五,道指跌0.17%,報34580.08點,周跌0.91%;標普500指數跌0.84%,報4538.43點,周跌1.22%;納指跌1.92%,報15085.47點,周跌2.62%。
5、歐洲:上周五,德國DAX30指數跌0.61%,報15169.98點,周跌0.57%;法國CAC40指數跌0.44%,報6765.52點,周漲0.38%;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14%,報7122.32點,周漲1.11%。
6、黃金:上周五,COMEX 2月黃金期貨收漲1.2%,報1783.90美元/盎司,周跌0.39%。
7、原油:上周五,WTI 1月原油期貨跌0.36%,報66.26美元/桶,周跌2.69%。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漲0.30%,報69.88美元/桶,周跌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