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信證券:展望2022年,在各國疫苗接種率提升和經濟內生性動能修復的基礎上,全球經濟有望回歸趨勢增長,通脹同比回落但中樞明顯高於疫情前水準,各國央行陸續進入加息緊縮週期,外部環境仍然複雜。當前中國經濟並非“滯脹”,而是“疫情尾部綜合症”,這是一種疫情衝擊後難以避免的尾部效應,總體上延緩了中國經濟疫後恢復的步伐。基於經濟運行仍然處於潛在增速水準以下,價格自上游到下游的傳導已經出現,居民消費價格可能在2022年面臨上行壓力,預計宏觀政策將轉向“穩貨幣、寬財政”。2022年中國經濟運行將真正邁入“後疫情時代”。
2、中證報:今年以來,量化私募因收益亮眼、規模猛增以及頭部機構頻頻封盤而備受關注。然而,市場風格快速輪動後,量化也從風口跌落。多數私募指增產品收益為負,並大幅跑輸同期股指。業內人士稱認為,風格暴露是主因,但隨著市場風格逐漸穩定,量化策略淨值回撤已接近尾聲。
3、證券時報:高盛投資組合管理團隊近日表示,正在買入中國房企債券。高盛一直在通過買進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發行的美元高收益債券來增加“適度風險”投資資產。談及個別房企風險事件引發的連鎖反應,該團隊成員稱,傳染風險被高估了,市場正在消化這一風險。
一、宏觀經濟
1、中證網: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到來,常常掀起一波大宗商品市場行情,且常常發生在農產品和金屬領域。專家稱,2021年將是雙拉尼娜年,即連續兩年出現拉尼娜現象。對商品市場而言,拉尼娜的強弱程度仍需觀察,預計影響將是短暫的。
2、中國煤炭市場網:中煤集團再次全面下調港口和坑口動力煤銷售價格,北方港口5500大卡煤炭平倉銷售價格全部在1100元/噸以下;所屬晉陝蒙生產企業5500大卡煤炭坑口價格一律不超過900元/噸,全力引導市場合理預期,引導煤炭價格回歸理性。
3、央視新聞:由於持續的供應鏈危機,英國食品價格正以2020年8月以來的最快速度上漲。今年10月,英國的食品雜貨通脹率上漲至2.1%,這是自2020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準。上周,英國央行宣佈維持關鍵利率不變,但隨著整體通脹率接近5%,預計很快就會加息。
4、新華社:江西上饒三地多輪大規模核酸篩查共發現47名陽性人員。鉛山縣已完成8輪核酸篩查,其中大規模核酸篩查6次,重點區域每日一檢,共發現陽性人員31名,均為封控區全員篩查和集中管控隔離點篩查中發現。信州區已完成3輪區域大規模核酸篩查,共報告陽性人員13名。廣信區已完成2輪區域大規模核酸篩查,在集中管控的隔離點篩查出陽性人員3名。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跌0.75%,報29285.46點。韓國KOSPI指數漲0.08%,報2962.46點
2、美股:道指收跌0.31%,報36319.98點;納指收跌0.6%,報15886.54點;標普500收跌0.35%,報4685.25點。
3、歐洲: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0.36%,報7274.04點;德國DAX30指數收跌0.04%,報16040.47點;法國CAC40收跌0.06%,報7043.27點。
4、黃金:COMEX 12月黃金期貨收漲0.2%,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報1830.80美元/盎司。
5、原油:WTI 12月原油期貨收漲2.22美元,漲幅2.71%,報84.15美元/桶。 布倫特1月原油期貨收漲1.35美元,漲幅1.62%,報84.78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