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報--2021-10-08

財秘關註

1、 央視網:美國白宮經濟學家警告稱,若美國未能及時提高債務上限,將對美國家庭、企業和投資者產生長遠的負面影響,國債違約將造成毀滅性打擊。美國經濟尚未從新冠疫情中完全恢復,國債違約可能引發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嚴重的崩潰。美國人的薪水、福利保障,甚至國家氣象局和美國電網的維護都會受到威脅,影響將長達幾十年。

2、 橋水基金:雖然對美國通脹的擔憂越來越重,但真正的危險可能是物價上漲和經濟停滯的結合,很多投資組合都面臨巨大風險。美聯儲面臨著通脹遠高於目標的問題,但又無法像他們想要的那種程度寬鬆政策。美國經濟正面臨需求釋放和供應短缺的問題。

3、 證券時報:山西受暴雨影響,已停產煤礦27座、非煤礦山99座、危化企業7家。機構稱,國慶日期間,山西因防汛需要,二十餘座煤礦關閉,恐在節後造成更大的缺口預期。後續重點關注粗鋼壓減進度,影響雙焦需求的程度,以及動力煤保供政策是否能帶來配煤供給增加。


一、宏觀經濟

1、外管局:截至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3.2006萬億美元,環比下降315億美元。黃金儲備為6264萬盎司。外匯儲備以美元為計價貨幣,非美元貨幣折算成美元後金額減少,與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下降。

2、俄羅斯總統普京:俄羅斯一直是全球天然氣消費者的可靠供應者,準備幫助穩定全球能源市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今年前九個月對歐洲的出口接近歷史高位。同上屆歐盟委員會進行過討論,它的所有做法旨在減少長期天然氣合同並轉向天然氣交易所交易,如今看來這一政策顯然是錯誤的。

3、央視網:泛美衛生組織數據顯示,迄今新冠疫情已對全球GDP造成4萬億美元的損失。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存在新冠疫苗接種進程不平衡現象,該地區目前只有37%的人口完成了疫苗接種計畫。9月,新冠病毒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傳染率有所下降,但仍有多國的疫情防控趨勢“仍令人擔憂”。

4、標普: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球債務占GDP比重可能達到260%左右,不過低利率意味著償債能力將是可控的。鑒於疫情期間的政策反應,債務堆積是必然的。經濟復蘇期間杠杆率上升和信貸指標下降可能會引發更多違約。在疫苗接種廣泛到足以使人們能夠更舒適地活動之前,復蘇不會完成,而且疫情並沒有破壞“亞洲世紀”。

5、人民網:今年國慶假期,山西遭遇強降雨侵襲。強降雨導致多地出現內澇、地質災害、洪水等災情,太原、陽泉、臨汾、長治、呂梁、晉中大部分地區都創下了10月上旬累計降雨量紀錄。山西省已啟動地質災害Ⅲ級應急回應。預計10月8-9日山西有一次降水、降溫和大風天氣過程。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漲0.54%27678.21點。韓國KOSPI指數漲1.76%2959.46點。

2、美股:道指收漲0.98%34754.94點;納指收漲1.05%14654.02點;標普500收漲0.83%4399.76點。

3、歐洲: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1.17%7078.04點;德國DAX30指數收漲1.85%15250.86點;法國CAC40收漲1.65%6600.19點。

4、黃金:COMEX 12月黃金期貨結算價收於每盎司1759.2美元,跌幅為0.15%

5、原油:WTI 11月原油期貨結算價收漲1.12%,78.3美元/桶。布倫特12月原油期貨結算價收漲1.07%81.95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