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的懶得看一份生活中的合同



如果你真的懶得看一份生活中的合同,最好的方法就是交給你的律師看,這當然是最一勞永逸,安全可靠的辦法。

我們就有一位客戶,事無巨細,但凡涉及到合同,都交給我們看,其中不乏金額特別小並且篇幅特別短的小額合同。出於為客戶節省律師費用的考慮,我們曾就這個問題向客戶建議,部分合同的履約總金額低於我們的小時費率,因此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是負收益的。但是客戶堅持,因為客戶希望自己的合同管理是完美的。

我只想說,這樣完美的客戶,請商業之神多給賜給我一點。

一、小額合同要不要仔細看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企業律師或者私人律師的,所以講點接地氣的,從上文我們的建議就可以看出。生活中的合同到底要不要仔細看,首先是要看金額的。因為看合同需要時間,每個人的單位時間能賺取的金錢價值和這個時間可以用於休閒娛樂、陪伴他人的價值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對於那些對自己來說屬於小金額的生活類合同,特別是又臭又長的,比如,淘寶購買小額生活用品的電商和運輸協議,比如你下載生活類app裏的使用協議,你看它做什麼?浪費流量嗎?

這裏一個知識點是,我國是一個成文法國家,什麼叫成文法國家呢?簡單理解,就是大多法律寫得明明白白,而且能夠指導和約束絕大多數生活行為的國家。往大裏說,你閉著眼睛簽合同也不可能像清朝那樣把你賣到歐洲做勞工,往小裏說,滴滴在電子合同裏(實際就是你下載註冊裏讓你打的√對應的賊長的一份合同)讓你簽署了允許收集你行程軌跡等個人資訊的條款,你當然閉著眼睛簽了,但是國家發現滴滴在搞事情之後,就對它一陣毒打,教他做人了。

所以,遇到小額和生活一般事務的生活合同,確實,你懶就懶吧,我們都有一個好媽媽,她叫祖國母親。

二、生活服務協議要不要仔細看

成文法國家和政府管理強這兩個屬性一結合,國家對生產生活的管理能力和意願就很強,所以絕大多數生活類的事情,確實不太需要你非得認真看合同。

再舉個例子,買個車是個大事了對吧,還得給車子上個保險,我不知道多少人看過那賊小賊小字密密麻麻的保險合同,尤其在現在保險公司都不提供紙質而是非得讓你下載app去下載電子保單的當下,這些合同要不要看呢?


買個保險畢竟不算一件小事,畢竟關於到車子自己的損失和對他人可能的賠付,如果能看,當然建議你看一下。但是你真不想看,風險也不會太大。因為對於保險等關乎民生的行業,國家的管理能力很強,所以他們的合同,一般都是有對應的國家法律或者強制標準為約束的,變化不大,也不會太離譜。關鍵是不管怎麼寫的,真出了事情,大多還是根據法律規定去操作,而法律規定,一般都會與市民的基本預期相一致。所以,問題不大。

這樣的邏輯也適用到你去銀行、去醫院等簽署的生活服務協議,如果服務商是國營的,那當然就更加可靠一些了。

三、什麼合同要看?

再說回買車,以及買房,這類合同呢。首先金額高了,幾十幾百幾千幾萬萬,那我們平心而論,還是建議你看一下,不然出了問題,人傻了。

另一個原因是,這類合同,就已經慢慢超出了一般的民生範疇,慢慢已經開始往商業合同發展了。

第一,這類合同中會有很多非標準條款,比如你去銀行開一個帳戶,除了VIP等級的區別,帳戶基本的功能和使用邏輯,每個銀行都是一樣的。但是每一個4s店和每一個房地產開發商他們在每一款車和每一套房的銷售中,對商品的描述和所有權、使用權的限制,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拿到幾頁、幾十頁的合同,首先對自己買了什麼要明確,車子的型號、功能、品質的描述,房屋的坐落、面積、不利因素,這些東西,總是要看一下。

第二,幾十頁的東西要你一下子看完,確實強人所難了,但是在確認基本商品資訊無誤的情況下,如果合同本身覺得實在看不懂。合同的補充條款還是要看一下,因為絕大多數要用到補充合同的條款,一般都比較特別或者比較重要,不然咋不簽到主合同裏去呢,這也適用要你簽署的額外協議、額外承諾。任何額外的東西,你難道不覺得都會有點怪怪的嗎?

所以,看自然比不看好,有重點的看,比全部仔細看一遍,更容易。

最後,不懂就問,善莫大焉。既然合同看不懂,就用微信等書面留痕的方式向服務商把自己關心的問題事無巨細都問一遍,這樣也是一種變相看合同的方式,把重要的內容和責任瞭解清楚,方便自己預見合同履行和違約的時候的結果。而最重要的是,這些服務商的答復,雖然不能直接構成合同內容,但是在消費者保護中,一般認定的效力會高於合同的文字約定。特別是你在合同簽署事前和事後進行了雙保險確認。

畢竟,麻煩別人比麻煩自己容易,當然,是在我們已經付費的前提下。

以上。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