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視網:當前反復的疫情或許會讓全球海運系統面臨65年以來最大的危機。353艘集裝箱貨輪正在全球各地的港口外排隊,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專家認為,疫情期間各國加強邊境管控,傳統供應鏈受到影響,各地民眾網購需求卻大幅增長,導致海上貨運量激增,港口應接不暇。除了疫情外,全球港口基建老舊也是造成貨輪擁堵的重要原因。
2、交通部:進一步規範平臺企業的經營行為,要求網約車平臺企業設定抽成比例上限,規範自主定價行為、降低過高的抽成比例,加強與駕駛員之間的溝通協商,並向社會公佈。
3、中國華融:經初步測算,2020年度經營業績預計將出現虧損,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預計1029.03億元。8月18日,中信集團等投資者與中國華融於簽署投資框架協議,擬通過認購新發行股份的方式對中國華融進行戰略投資。
一、宏觀經濟
1、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2020年,社保基金投資收益額3786.60億元,投資收益率15.84%,較2019年增長近30%,遠高於社保基金自成立以來的年均投資收益率8.51%。其中,委託投資資產占社保基金資產總額65.28%,投資運作增值超過財政性淨撥入。今年社保基金增持以及新進的個股主要涉及能源、材料、半導體等新興行業。
2、央行等六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推動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改革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債券發行應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和產業政策,禁止結構化發債行為。堅持“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原則,引導投資者提高風險識別能力。探索集體訴訟和當事各方和解制度。秉持“零容忍”態度,依法嚴肅查處各類逃廢債行為。
3、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正式發佈。根據措施,北京市將圍繞“治亂、減負、防風險”的工作要求,校內校外雙向發力,確保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於2021年底前有效減輕、兩年內成效顯著,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
4、央行:週三,進行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0%,當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5、隔夜shibor報1.7250%,下降24.70個基點。7天shibor報2.0540%,下降8.5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3550%,無漲跌。
二、國際資訊
1、FOMC會議紀要:最近的通脹數據受到供應瓶頸和勞動力短缺的影響,很可能是暫時的。縮減資產購買規模並不等於收緊貨幣政策立場,而只是暗示將以較慢的速度提供額外的貨幣寬鬆政策。一些與會者表達了對保持高度寬鬆的金融環境可能會導致金融系統風險進一步增加的擔憂。在實現最大就業和通脹目標方面“進一步取得實質性進展”的標準尚未實現。幾位與會者仍對通脹的中期前景和通脹再次出現重大下行壓力的可能性表示擔憂。
2、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漲4.81%,報3833點。
3、道指收跌1.08%,報34960.69點;納指收跌0.89%,報14525.91點;標普500指數收跌1.07%,報4400.27點。
4、德國DAX指數收漲0.28%,報15965.97點;法國CAC40指數跌0.73%,報6770.11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16%,報7169.32點。
5、日經225指數漲0.59%,報27585.91點。韓國KOSPI指數漲0.50%,報3158.93點。
6、COMEX 12月黃金期貨結算價收跌0.2%,報1784.4美元/盎司。
7、WTI 9月原油期貨收跌1.69%,報65.46美元/桶;布倫特10月原油期貨收跌1.16%,報68.23美元/桶。均創三個月以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