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電網:本周,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將維持在11億千瓦左右,電力電量比上周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較高水準,但隨著天氣轉涼,用電負荷將日趨平穩。高溫天氣影響西南、華中等省市,四川、重慶、湖北、陝西等省用電負荷創出歷史新高。
2、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專門通知,擬對各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每半月通報一次。各省自8月30日起,每月15日和30日前,報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在匯總分析後形成專項督導半月通報。通報重點是各地作業時間達標學校情況、課後服務時間達標學校情況、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情況、違規培訓廣告查處情況和群眾舉報問題線索核查情況等。將建立“雙減”曝光臺,對該落實、能落實而不落實的工作,或經多次通報仍整改不到位的典型問題,直接在媒體上曝光,並依據《教育督導問責辦法》啟動相關問責程式。
3、央視新聞:今年以來,集裝箱海運需求旺盛,全球新造船成交量達到749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22%。中國船舶迎交付旺季,新訂單量占全球總量51%。我國造船三大指標、國際市場份額均保持在四成以上,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算繼續保持世界第一的好成績。
一、宏觀經濟
1、央行:7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30.22萬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2.4個百分點。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計為1.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362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1.08萬億元,同比多增905億元。
2、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加強重要領域立法。積極推進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衛生、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生物安全、生態文明、防範風險、反壟斷、涉外法治等重要領域立法。制定修改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等法律制度。及時跟進研究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相關法律制度。加大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加大食品藥品、公共衛生、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勞動保障、城市管理、交通運輸、金融服務,以及教育培訓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建立完善嚴重違法懲罰性賠償和巨額罰款制度、終身禁入機制,讓嚴重違法者付出應有代價。
3、上海發佈:上海市近日將分步啟動12-17歲人群新冠疫苗登記預約接種。8月12日起,啟動15-17歲人群登記預約接種。監護人可以通過“健康雲”APP線上登記預約,預約成功後,孩子在監護人陪同下前往預約的接種點進行疫苗接種。12-14歲人群新冠疫苗登記預約接種時間另行通知。
4、央行:週三,開展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5、隔夜shibor報2.0320%,下降21.80個基點。7天shibor報2.1470%,下降20.1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3630%,下降0.20個基點。
二、國際資訊
1、法國《回聲報》:美國去年在勞動力市場以外的16歲以上人員突破了1億大關,較疫情之前增加500萬人。隨著補貼最遲到9月底結束,加上政府施壓要求孩子們開學返校,情況有可能惡化。
2、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漲1.04%,報3410點。
3、道指收漲0.62%,報35484.97點;納指收跌0.16%,報14765.14點;標普500指數收漲0.25%,報4447.70點。
4、歐股集體上漲,德國DAX30指數收漲0.35%,報15826.09點,刷新歷史新高;法國CAC40指數收漲0.55%,報6857.99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83%,報7220.14點。
5、日經225指數漲0.65%,報28070.51點。韓國KOSPI指數跌0.70%,報3220.62點。
6、COMEX 12月黃金期貨收漲1.2%,創最近兩周最大單日漲幅,報1753.30美元/盎司。
7、WTI 9月原油期貨收漲1.40%,報69.25美元/桶;布倫特10月原油期貨收漲1.14%,報71.44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