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報--2021-08-06

財秘關註

1、衛健委:從目前情況看,此輪疫情總體形勢可控。但是由於本輪疫情波及範圍大,人群面廣,加之多個不同來源的輸入病例導致的本土疫情疊加,增加了整個疫情的艱巨性和複雜性,但只要各地嚴格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疫情在兩到三個潛伏期內就能基本得到控制。

2、經濟參考報:多家大型車企最近再度警告,全球性晶片短缺局面正在對其產銷造成不利影響,該局面預計將至少延續至明年。不過,隨著供需雙方調整戰略,以及各國政府加大對晶片產業的扶持力度,長期來看晶片供需仍有望逐步回歸平衡。

3、農業農村部、氣象局:發佈水稻高溫熱害預報預警資訊。83日,在四川、貴州、湖南等地,有14個國家氣象站的氣溫達到建站以來歷史最高。當前江南、江漢等地一季稻正值孕穗抽穗期,西南地區正值抽穗揚花期、局地已經灌漿,高溫天氣可能導致部分一季稻遭受輕至中度高溫熱害。


一、宏觀經濟

1、人民日報:作為“減碳”主戰場,能源行業占碳排放總量比重超過80%。如果採取不分輕重緩急的運動式做法,在“減碳”問題上搞“一刀切”、做“過頭事”,不僅會傷及相關產業的“筋骨”,還可能對今後的經濟增長和能源安全帶來隱患。“減碳”還須實事求是。“碳達峰”不是“碳衝鋒”,罔顧實際、一哄而上,無視經濟發展需求而輕率冒進的方法不可取,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將來。

2、教育部:近期正在會同各省級教育部門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研究今年秋季開學以及防控工作。具體開學時間的安排、方式的選擇以及疫情防控措施和教育教學的安排,各地要一省一策,因地制宜,一校一案,因校施策,確保適應不同的情況,實事求是做好開學的安排。

3、《福布斯》:NASA的“水星著陸器”任務計畫於2035年發射,10年後到達目的地,對水星的內部結構、磁場及大氣層展開調查。

4、央行:週四,開展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有300億元逆回購到期。

5隔夜shibor1.7090%,下降0.10個基點。7shibor1.9700%,下降7.00個基點。3個月shibor2.3730%,下降1.20個基點。


二、國際資訊

1、韓國雇傭勞動部:2022年度最低時薪定為9160韓元,約合人民幣52元,同比上漲5.1%。按每月工時209小時計算,2022年最低月薪為191.444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0800元。新規將從202211日起生效,適用於所有單位。

2、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1.75%,3376點。

3道指收漲0.78%,35064.25點;納指收漲0.78%,14895.12點;標普500指數收漲0.60%,報4429.10點。

4德國DAX30指數收漲0.33%,報15744.67點;法國CAC40指數收漲0.52%,報6781.19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0.05%,報7120.43點。

5日經225指數漲0.52%,27728.12點。韓國KOSPI指數跌0.13%,報3276.13點。

6COMEX 12月黃金期貨收跌0.3%,報1808.90美元/盎司。

7WTI 9月原油期貨收漲1.38%,69.09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