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動不動就發“律師聲明”,有啥用嗎?

XXX發律師聲明”“XXX再發律師聲明”……近期,明星發佈的律師聲明屢屢登上熱搜,引起廣泛關注。

但頻頻發生的“翻車”事件也讓網友開始質疑:律師聲明到底是啥?有什麼法律效力?對此,中新網採訪了律師事務所主任、北京市律協民法專委會副主任安翔,從法律層面解答律師聲明。


中新網:什麼是律師聲明?

安翔:律師聲明是律師接受當事人的委託,為了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公開發佈的能夠代表當事人想法的法律意見。也就是說,律師所說的話是為當事人本人所說的話。

中新網:律師聲明發佈後的下一步做法可能是什麼?

安翔:律師聲明的下一步做法其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主要根據當事人自己的意願。有的當事人聲明完了就完了,也有當事人聲明完了之後,真的會按照聲明內容採取維權措施。比如到法院起訴,向公安報警都是有可能的。


中新網:律師聲明有什麼法律意義?有網友疑問,當事人如果掌握對方誹謗造謠等證據,為什麼不直接報警,要多此一舉發佈聲明?

安翔:當事人當然有權利依據法律規定去起訴或者向公安報案。但委託律師發表聲明,不僅代表當事人要採取維權行動,主要還是將其維權的態度和行動公之於眾,以表明自己的決心,震懾侵權者。所以,除了法律層面的效果,律師聲明更多地是在對公眾表態,主要具有公示性,並不代表有法律上的強制力。

相比律師聲明,律師函則具有相對性,其發佈對象更為明確,主要是侵權方,提示對方:我們有可能採取維權行動,馬上停止侵害。這是雙方在發生爭議之後,尋求非訴訟解決的一種方式。

中新網:一些律師聲明中明確提到某用戶姓名,並稱對方涉及造謠誹謗侵害名譽等行為,甚至會因此引起網路暴力。如果事後證明,某用戶所說內容為真,類似聲明是否侵犯他人的權益?發佈的一方要承擔什麼責任?具體應當由誰承擔?

安翔:的確,當聲明中涉及對方的姓名與隱私,如果最後核實完,對方沒有這類違法行為,那有可能也會侵害對方的名譽權等合法權益。因此,律師聲明本身也可能成為侵權的違法事實,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如果的確造成了侵權,由於律師是接受當事人的委託在發表意見,所以首先是由當事人本人對外承擔責任。

但如果律師的言論明顯超出了律師法規定的範圍,超出律師應有言行的限制,正常職業的範疇,存在職業中的過錯,當事人也可以再向律師追究相應的責任。

但那是之後追償的問題,首先應讓當事人向被侵權對象承擔相應責任。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