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報--2021-05-06

財秘關註

1、經合組織:因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動下降38%,降至8460億美元,為2005年以來的最低水準。2020年下半年和2021開年至今,跨境並購活動復蘇,可能推動2021年外國直接投資反彈。作為少數幾個保持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投資目的地。

2、參考消息網:英媒《對話》發表評論稱,目前全世界70%的疫苗由印度生產,印度暴發新冠危機意味著上述疫苗的出口被推遲或取消,這導致許多國家容易遭到新一波疫情的侵襲,很可能會延誤它們恢復常態的努力。如果主要大國不能竭盡所能施以援手,那麼印度的危機將在短時間內演變成一場世界危機。

3、央視財經:發佈中國青年消費大數據。在2021年消費預期中,旅遊、保健養生和教育培訓位列18-25歲年輕人消費榜單的前三甲。預計年輕人2021年在保健養生上增加消費的比例將同比上漲7.5個百分點,年輕人已經成為保健品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


一、宏觀經濟

1、文旅部:2021年“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2.3億人次,同比增長119.7%,恢復至疫前同期的103.2%;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132.3億元,同比增長138.1%,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7.0%

2、經濟日報:近日,各地陸續公佈一季度財政收支數據,多地財政收入出現恢復性增長,收入規模已恢復至疫情前水準。一季度,地方財政收入大部分地區實現兩位數增長,不少地方出現20%以上的高增長;財政支出呈現平穩增長態勢,支出進度相對較快。雖然一季度地方財政收入呈現恢復性增長,但受經濟下行壓力、疫情防控常態化及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各地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3、上證報:近日,監管部門在業內展開信用債市場風險情況書面調研,旨在全面摸清保險資金信用債交易情況和風險底數。調研內容包括,當前信用債市場風險主要表現形式,包括但不限於信用、利率、流動性等風險;近期信用債市場發生個別高評級主體、國企信用債違約事件,對公司一季度末表內外資產品質有無影響,包括公司直接或間接持有債券違約情況、發行主體及關聯企業貸款資產品質,以及分紅險、萬能險投向信用債占比,涉及違約信用債產品及金額等。

4、海口海關:假期前三天,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4.85億元,購物人次6.54萬人次,同比分別大漲215.24%140.23%人均消費超過7400元。

5、世衛組織:全球新增確診病例數連續第二周保持最高水準。4月最後一周,全球新增確診病例超過570萬例,已連續9周上升;新增死亡病例超過9.3萬例,連續7周上升;東南亞區域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均顯著增加,90%以上來自印度。4月最後一周,全球46%的新增確診病例和25%的新增死亡病例來自印度。


二、國際資訊

1、環球時報:印度通信部發佈公告將允許愛立信、諾基亞、三星等全球電信設備製造商參與印度的5G試驗,但未將中國企業列入其中。外媒稱,由於中印邊境對峙衝突,印度的電信運營商一致避免與中國電信企業在5G領域合作;印度電信運營商避開中國華為和中興的決定,與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此方面的行動遙相呼應。

2、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漲3.45%,3266點。

3道指漲0.29%,34230.34點,納指跌0.37%,報13582.42點,標普500指數漲0.07%,4167.59點。

4德國DAX指數漲2.12%,15170.78點;法國CAC40指數漲1.4%,6339.47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漲1.68%,7039.3點,創2月中旬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5日經225指數跌0.83%,報28812.63點。韓國KOSPI指數漲0.64%,3147.37點。

6COMEX 6月黃金期貨收漲0.47%,1784.3美元/盎司。

7WTI原油期貨日內跌幅達1%,現報65.03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