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副行長陳雨露:目前,疫情對經濟增長和宏觀政策的擾動已在逐步消退,但疫情衝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仍不容忽視。“十四五”期間,金融工作將繼續深化金融高水準開放。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匹配,不搞大水漫灌,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
2、央視財經:白馬股最近的問題,可能也就是短期估值過高,需要回調來消化,所以追高買入的投資者,長線持有可能僅僅是輸了時間,不一定會虧錢。但是短線炒妖股,表面上看,短期連續漲停,股價翻倍,但是一旦參與進去,跟投機資金來博弈,這就好比是與虎謀皮,火中取栗。更何況,妖股短期股價的大漲,跟公司基本面無關,甚至基本面還存在重大瑕疵。
3、觀察者網:從北、上、深三地的多家銀行瞭解到,各地自春節之後,一直在嚴查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樓市的問題。受訪銀行相關人士均表示,一旦發現信貸資金被挪用至“股市、樓市”,將被銀行提前收回。業內稱,此舉對於嚴防信貸資金違規進入“兩市”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有助於“兩市”健康平穩發展。
一、宏觀經濟
1、經合組織: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8%,2022年預計將增長4.9%。此外,預計2021年全球GDP增速為5.6%,此前預計為4.2%。預計2022年全球GDP增速為4%,此前預計為3.7%。預計2021年美國經濟增速為6.5%,此前預計為3.2%。
2、全國人大代表劉新華:金融風險防範要高度關注三大問題。一是要保持宏觀杠杆基本穩定;二是高信用債券違約影響了市場信譽,部分政府隱性債務高企,逃廢債屢屢發生;三是跨區域、跨行業、跨境存在的金融風險,不排除“灰犀牛”、“黑天鵝”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對國際金融市場波動要保持清醒認識。
3、全國政協常委林毅夫:從中國的情況來看,現在農村勞動力達到總勞動力的30%左右,而發達國家在農業上的勞動力一般低於5%,我們還有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到製造業的空間。從低附加值的製造業不斷往高附加值的製造業去轉移,同樣有紅利。中國產業升級的空間很大,中國利用不斷的產業升級,人口紅利還會持續很長時間。
4、北京市預警中心:受區域性高濕偏南風不利氣象條件影響,預計3月10日至3月11日,北京市空氣品質將達到“4級中度污染”至“5級重度污染”。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定於3月10日0時啟動空氣重污染預警,等級為黃色。
5、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美國健康專家警告,雖然疫苗接種使得新冠疫情有所緩解,但感染新冠病毒變異株的病例正在不斷增長,恐將在美國引起新一輪病例激增現象。美國新冠疫情實際上處於關鍵時刻,預計接下來的6到14周,源自於英國的新冠病毒變異株B.1.1.7將再次造成病例激增現象。
6、日經中文網:日本政府將特別允許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相關人士等外國人入境,但會限制人數。設想每日為2000人左右,將分階段放寬限制。
7、央行:週二,開展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
8、隔夜shibor報2.0240%,上漲32.00個基點。7天shibor報2.0670%,下跌7.7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7400%,下跌0.90個基點。
二、國際資訊
1、日本:第四季度GDP折合年率增長11.7%,預估為增長12.6%;第四季度GDP環比增長2.8%,預估為增長3.0%。
2、南非:2020年GDP萎縮7%,為100年來最大的萎縮幅度。
3、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漲2.59%,報1901點。
4、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高,納指大漲3.69%,報13073.82點;標普500指數漲1.42%,報3875.44點;道指漲0.10%,報31832.74點。
5、歐股全線上揚。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11.21點,漲幅0.17%,報6730.34點;法國CAC40指數上漲21.98點,漲幅0.37%,報5924.97點;德國DAX指數上漲57.03點,漲幅0.40%,報14437.94點。
6、日經225指數漲0.99%,報29027.94點。韓國KOSPI指數跌0.67%,報2976.12點。
7、COMEX 4月黃金期貨收漲2.3%,報1716.90美元/盎司。
8、WTI原油期貨跌破64美元/桶,現跌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