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過年
小朋友們最期待的就是拿壓歲錢!
不過
不少爸媽都會說
“爸爸媽媽給你存著”
結果就是存著存著就沒了……
孩子們的壓歲錢到底屬於誰?
網友們的意見五花八門
不過大多數人的壓歲錢
都“隨了爸媽”
幾年前有媒體也報導過
有孩子因為壓歲錢被拿而起訴父親
壓歲錢到底歸誰?
有律師對壓歲錢的歸屬
和分配作了相關法律分析
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給孩子壓歲錢在法律上屬於贈與行為,應當歸受贈人所有。此外,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
接受長輩的壓歲錢屬於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未成年人可以獨立接受;長輩有權決定給還是不給壓歲錢,把錢給出去之前,屬於長輩本人所有;在把壓歲錢拿出來交到對方手上後,這筆錢就是別人的了,這個“別人”就是受贈人。
不同年齡段的未成年人受到不同限制,只能從事相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也就是說,雖然壓歲錢歸小孩子所有,但是,小孩子不能隨意消費或者支配。
因為未成年人缺乏社會經驗,心智不成熟,因此只能從事跟他(她)的年齡相適應的行為,否則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是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由其父母代為支配;如果是已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其僅能實施與其年齡、智力相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不能購買大件用品或者大額打賞主播等,這些都需要經過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認。
父母要妥善保管未成年人的財產,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損害的,要從壓歲錢中優先支付。壓歲錢歸未成年人本人所有,他(她)可以委託父母保管,父母不能據為己有,也不能單純為自己消費。當然,如果父母想用壓歲錢為未成年人購買供其本人使用的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給孩子報輔導班等,則不在法律禁止之列。
此外,民法典第1188條規定,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也就是說,如果未成年人對他人構成侵權,比如將別人打傷、磕壞了別人的門牙、毀壞了別人的玩具等,則應當從未成年人本人的壓歲錢中優先支付,剩下的再由父母賠償。
孩子的壓歲錢,怎樣“保管”好?
管理孩子的壓歲錢是家庭的私事,但處理這件小事也要有“法治思維”,也要合乎法理順乎情理。
在法律上,壓歲錢是孩子獲得的“贈與”,是孩子的財產。但是,把壓歲錢都給孩子,怕孩子亂花錢,不把壓歲錢給孩子,又怕孩子心裏不樂意,到底怎麼辦才好呢?有法官給出了以下五條建議:
1.存銀行、買保險
到銀行給孩子辦理專屬銀行帳戶,將孩子的壓歲錢都存銀行,積少成多,從小培養孩子的儲蓄觀念。除了存錢外,還可以為孩子買保險,切實地將壓歲錢花在孩子身上。
2.用壓歲錢作為學習的開支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將壓歲錢存起來,作為自己的學費或者是興趣班等未來活動的資金。這樣,孩子可以把金錢和自己的成長、興趣、夢想聯繫起來,還可鍛煉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責任感。
3.用壓歲錢建立小小圖書館
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對孩子而言必然是百利無一害的,所以不妨用壓歲錢給孩子和家庭置辦一個小小的家庭圖書館,讓孩子自己選購圖書,培養讀書的興趣,還告訴孩子這是用他的壓歲錢構建的圖書館,培養孩子具有主人翁意識。
4.用壓歲錢制定年度家庭計畫
以壓歲錢為年度預算,與孩子一同制定年度旅遊計畫,地點、專案等由孩子主導,爸媽幫助完成,增加孩子的參與感,對孩子的思維、獨立、策劃能力都將是很好的鍛煉。
5.用壓歲錢培養孩子的愛心
壓歲錢,是長輩對晚輩的愛與祝福。讓孩子明白了壓歲錢內涵的同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拿一部分壓歲錢來給長輩買生活用品和小禮物、給朋友的生日禮物,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學會分享,也讓孩子明白金錢的意義。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