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新經緯:截至7月25日,除黑龍江之外,全國30省份披露2020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廣東、江蘇、山東3省份穩居前三,16省份增速為正,優於-1.6%的全國水準。對比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30省份經濟均出現不同程度反彈。湖北、新疆、重慶、安徽、河南、吉林、浙江等省份經濟反彈最為明顯,上半年GDP增速較一季度提升均在6個百分點以上。
2、證券時報:全球數字貨幣發展再進一步。位於歐洲東北部的立陶宛23日發行了全球首枚CBDC,也就是“央行數字貨幣”。今年以來,各國央行加速了數字貨幣領域的角逐,數字貨幣發展將是全球金融科技未來的重要主線之一,未來或將改變現有的國際支付體系。
3、央視新聞:雲南省普洱市江城縣6月28日發現黃脊竹蝗遷飛入境,目前,雲南省地方各級政府和林草部門高度重視,按照工作組制定的“嚴密監測、及時定位、快速除治”防控原則和防治技術方案,組織開展應急防控,災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共開展無人機防治作業7000多架次,投入噴霧器近1萬台次,出動5萬多人次,累計防治面積近30萬畝。由於境外蟲源情況不明,傳入壓力持續增加,防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一、宏觀經濟
1、人民日報:我國農業連年豐收,糧食儲備充裕,完全有能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築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恆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牢記“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我們就一定能為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築牢堅實基礎。
2、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岷江、嘉陵江及向家壩至寸灘區間、三峽區間來水明顯增加,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7月26日14時漲至50000立方米每秒。根據規定,達到洪水編號標準。7月26日14時正式發佈,“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在長江上游形成,預計27日晚三峽水庫最大入庫流量在6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
3、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帶隊趕赴大連,與遼寧省、大連市政府負責同志就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工作進展交換了意見。當前,要迅速以核酸檢測為手段擴大預防,在現有醫療機構、第三方檢測機構充分挖潛的同時,用好臨近地市檢測資源,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和採樣檢測匹配,保障在規定時間內出具採樣結果,力爭在4天內實現核酸檢測全覆蓋。
4、新華社: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也為飛機下一步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基礎。
5、中泰證券:雖然上半年社融高增長,對經濟提供了很大支撐。但往前看,社融投放也會有所放緩。根據測算,年底時社融增速大概在12%附近,要低於6月的12.8%,這意味著下半年融資增速會逐漸趨於下降。考慮到房地產市場的下行壓力,政策不再強刺激,疫情影響還未過去,當前或許就是全年經濟的高點區域,經濟很難開啟一輪新的上行週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二、國際資訊
1、朝中社:邊境城市開城市發現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據悉,這名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患者三年前逃至韓國,7月19日非法越過朝韓邊境返回朝鮮。24日,朝鮮已經將開城市徹底封鎖。25日,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召開緊急擴大會議,金正恩宣佈該地區實施緊急狀態,將國家緊急防疫體系轉為最大緊急體制。
2、印度央行:受疫情影響印度經濟幾乎停滯,預計印度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將從上一財年的8.5%上升到本財年12.5%,創下20年之最。印度央行行長達斯說,如果宏觀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該比率可能升至14.7%,經濟運行壓力加大。
3、上周五,道指收盤跌0.68%,報26469.89點,周跌0.76%;標普500指數跌0.62%,報3215.63點,周跌0.28%;納斯達克指數跌0.94%,報10363.18點,周跌1.33%。
4、上周五,德國DAX指數跌2.02%,報12838.06點,周跌0.63%;英國富時100指數跌1.41%,報6123.82點,周跌2.65%;法國CAC40指數跌1.54%,報4956.43點,周跌2.23%。
5、上周五,COMEX 8月黃金期貨報1897.5美元/盎司,創收盤歷史新高,周漲4.83%。
6、上周五,WTI 9月原油期貨報41.31美元,漲幅0.58%,周漲1.37%。上周五,布倫特9月原油期貨報43.42美元,漲幅0.25%,周漲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