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健全地方稅體系,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2020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再次重申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培育壯大地方稅稅源。
那麼,房地產稅徵收何時實施?徵稅的對象範圍有哪些?
今天上午,財政部部長肖捷,副部長史耀斌、胡靜林就“財稅改革和財政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就房地產稅問題作出回應。
1、為什麼要開徵“房地產稅”?
房地產稅主要作用就是調節收入分配、籌集財政收入。
2、哪些房子需要繳納“房地產稅”?
所有的工商業住房和個人住房。
3、按照什麼基準來交稅?
按照評估值來徵稅。
4、會有減免嗎?
在所有國家的房地產稅制度安排裏面,都有一些稅收優惠。比如可以作出一定的扣除標準,或者是對一些困難的家庭、低收入家庭、特殊困難群體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等。當然具體的方式不一樣,水準不一樣,但是都有一些稅收優惠。(也就是說,中國也會有減免和優惠)
5、政府收取房地產稅,主要用於什麼?
這個稅屬於地方稅,它的收入歸屬於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用這些收入來滿足比如說教育、治安和其他一些公共基礎設施提供等這樣的一些支出。
6、目前房地產稅的立法進展到了哪一步?
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財政部以及其他有關方面正在抓緊起草和完善房地產稅法律草案。房地產稅總體思路就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按照這樣一個總體思路。目前,我們正在設計、完善,同時再進行論證和聽取意見。
7、中國的房地產稅,會跟其他國家的完全一樣嗎?
我們會參考國際上共性的制度性安排的一些特點。當然,我們是中國,中國有中國的國情,我們還會按照中國的國情,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來合理設計我們房地產稅制度。
8、開徵房地產稅之後,房屋交易環節的稅會降低嗎?
會的。開徵房地產稅之後,將合併整合相關的一些稅種,還將合理降低房地產在建設交易環節的一些稅費負擔等。
下麵是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對房地產稅問題的回答實錄: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房地產稅問題確實是目前社會非常關注的問題,它關係到千家萬戶,涉及到幾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從歷史上來看,房地產稅作為一個稅種,它的歷史比較悠久,據我所瞭解,它最早起源於歐洲。隨著時代的發展,個人財富的不斷積聚,大多數國家都實行了房地產稅制度。
剛才這位記者是來自日本,我想日本也有房地產稅制度,當然叫法不一樣。
既然是一個大多數國家都普遍採用的稅收制度或者是一個稅種,它必然有它自己的作用,它的作用主要就是調節收入分配,特別是個人財富的集聚,起到促進社會公平的作用。
同時,籌集財政收入,用來滿足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需求。作為一個世界通行的稅種,它都有一些共性的制度安排。我歸納了一下,大致有這樣四種或者叫四個共性的制度性安排,幾乎是每個國家房地產稅制度都存在的。
一是所有的工商業住房和個人住房,都會按照它的評估值來徵稅,也就是按照評估值來徵稅。
二是在所有國家的房地產稅制度安排裏面,都有一些稅收優惠。比如可以作出一定的扣除標準,或者是對一些困難的家庭、低收入家庭、特殊困難群體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等。當然具體的方式不一樣,水準不一樣,但是都有一些稅收優惠。
三是這個稅屬於地方稅,它的收入歸屬於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用這些收入來滿足比如說教育、治安和其他一些公共基礎設施提供等這樣的一些支出。
四是因為房地產稅的稅基確定比較複雜或者非常複雜,所以需要建立完備的稅收征管模式,這樣才能夠使房地產稅征得到、征得公平。
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剛才我說的、在大多數國家普遍實施的房地產稅制度,但是我們幾年前也進行過試點,應該說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確實,剛才如這位記者朋友所提到的,克強總理在3月5號《政府工作報告》裏提出來要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實際上,在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裏也提出要適時推進房地產稅改革,十九大報告也提出要加快建立地方稅體系,這些都為房地產稅改革作出了部署。
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財政部以及其他有關方面正在抓緊起草和完善房地產稅法律草案。
房地產稅總體思路就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按照這樣一個總體思路。目前,我們正在設計、完善,同時再進行論證和聽取意見。
在我們推進這項改革的過程裏面,剛才我已經講到,大多數國家都實行了房地產稅制度,都有一些共性的制度性安排,我們會參考國際上共性的制度性安排的一些特點。
當然,我們是中國,中國有中國的國情,我們還會按照中國的國情,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來合理設計我們房地產稅制度。比如說合併整合相關的一些稅種,再比如說合理降低房地產在建設交易環節的一些稅費負擔等。
這樣的話,使我們設計的房地產稅制度能夠更加合理、更加公平,既能夠起到籌集財政收入的作用,又能夠起到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的積極效應。謝謝。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