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儘管疫情衝擊巨大,但沒有傷筋動骨、傷及生產力根本。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空前的外部衝擊,必須加大政策對衝力度,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增強宏觀政策合力,扎實做好“六穩”工作,擴大有效需求,暢通經濟迴圈,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2、央視新聞客戶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原油需求量大減,過剩的原油填滿了加州地區的所有倉儲空間。加州附近海域排滿了,長度有兩個足球場大小的,約30多艘油輪。其中20艘油輪已經停在附近海域近一周時間。由於加州地區地面上倉儲空間的耗盡,導致許多油輪無處可去。
3、普華永道:中國政府再次推出了針對電動汽車的激勵措施(包括補貼和減稅),而且中國也有足夠的產能。今年晚些時候,中國將再次在新車註冊量上領先。未來幾年,中國和歐洲將在電動汽車上展開一場並駕齊驅的競賽,最終結果將取決於政策推動、充電基礎設施的改善、電動汽車的品質和可用性。
4、中證報: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行尚未對“原油寶”做多投資者追繳欠款或將其納入征信,暫且也不會追繳欠款。不過,4月24日中行的最新公告並未提及追繳欠款相關,只表明,“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與客戶同舟共濟,盡最大努力維護客戶合法利益。”
一、宏觀經濟
1、央行、銀保監會:組織召開全國金融精准扶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支持政策,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貸款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扶貧小額信貸延長還款期限等。實施差異化的監管政策,適當增加信貸政策彈性,統籌平衡好信貸投放和信用風險。提高保險保障水準,完善以“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為核心的保險扶貧體系。
2、商務部:中國從來沒有限制防疫物資出口,而是想方設法提供便利和支持。各國在中國商業採購防疫物資管道完全暢通。截至4月25日,74個國家和地區6個國際組織與我國簽署了192批次醫療物質商業採購合同,累計金額14.1億美元。中國31個省區市通過市場化採購方式已向191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防疫物資。所謂的中國限制出口完全是曲解和誤讀。
3、原中國石化董事長傅成玉:低油價將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這不是疫情導致的低油價,這是供需根本關係導致的低油價,疫情只是把需求搞沒了。歷史上,低油價一般在1-3年結束,這一輪也不例外。中國應該加大石油戰略儲備。美元零利率以後,將來,更多地要把現金美元變成石油美元,甚至變成糧食美元;借低油價,大幅降低中國的能源價格。能源領域的價格大幅降低,會把其他製造業、實體經濟的效率提上來。
4、任正非:華為的操作系統要想超越安卓和蘋果的操作系統,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但不會超過300年。華為的操作系統沒有惡性競爭,只是說當別人不給我們的時候找個出路。安卓的生態系統有280萬個APP,我們的生態才有上萬個,有巨大的差距。當然,我們的系統是後研發的,會有一些優點,但優點也得是消費者體驗以後才會得到認同。
5、日本時事通訊社: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擴大的影響,日本市面上的口罩持續缺貨。為此,日本政府25日決定將採取措施,加強對因高價銷售口罩而獲得“不正當利益”的經營者進行管理,並在一定條件下出面徵收高價口罩。
二、國際資訊
1、上周五,標普500指數上漲1.39%,報2836.74點,周跌1.32%;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65%,報8634.52點,周跌0.18%;道瓊斯指數上漲1.11%,報23775.27點,周跌1.93%。
2、上周五,德國DAX指下跌1.69%,報10336.09點,周跌2.73%;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1.28%,報5752.23點,周跌0.60%;法國CAC40指數下跌1.30%,報4393.32點,周跌2.35%。
3、上周五,COMEX 6月黃金期貨收跌0.56%,報1735.60美元/盎司,周累漲約2.2%,為過去5周內的第4周上漲。
4、上周五,WTI 6月原油期貨收漲0.44美元,漲幅2.66%,報16.94美元/桶,周累跌32.3%,為史上最大單周跌幅。布倫特6月原油期貨上漲11美分,漲幅0.5%,收於21.44美元/桶,周累跌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