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財新PMI錄得51.8,較10月微升0.1個百分點,連續五個月回升,為2017年以來最高。財新智庫莫尼塔表示,11月中國經濟繼續修復,目前製造業投資可能處於“磨底”階段,低庫存已經延續較長時間,如果中美貿易摩擦能在之後的階段緩和,企業信心能夠有效修復,將有望帶來製造業生產和投資的扎實改善。
2、中證報:今年以來違約債券數量和總金額均創下近5年新高,比2017年全年違約債券規模的多4倍以上。截至12月1日,今年以來已有156只債券出現違約,涉及違約金額合計1213.51億元。上述156只債券中,有50只發行主體為上市公司。違約原因基本都和資金流動性短缺有關,多數公司及其債券信用等級遭遇雙重下調。
3、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10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01億港元,同比下跌24.3%,為有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4、上證報:12月2日,上交所組織50多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開會。上交所副總經理盧文道表示,要遠離急功近利、賺快錢的資本運作,遠離違法違規賺不義之財的資本運作。在註冊制下違法違規成本不斷提升、投資者賠償更加充分的市場環境中,必然會受到法律的嚴懲。證監會、上交所特別提醒科創板“關鍵主體”,警惕上市後的資本運作衝動與陷阱。
一、宏觀經濟
1、中國政府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培訓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必須持續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更大力度推進“放管服”改革,扎實做好“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擴面工作,著力推進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堅決克服“准入不准營”現象,促進更多新企業開辦和發展壯大。
2、央行:發佈《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規範代收業務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代收機構應當採取有效措施控制代收業務適用場景,不得通過代收業務為各類投融資交易、外匯交易、股權眾籌、P2P網路借貸,以及各類交易場所(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等辦理支付業務。
3、人民日報: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全國PPP綜合資訊平臺專案管理庫累計專案數9249個、投資額14.1萬億元,落地專案累計6039個,投資額9.2萬億元,落地率65.3%,開工專案累計3559個,投資額5.3萬億元,開工率達58.9%。
4、央行:週一不開展逆回購操作,實現零投放、零回籠。11月,對金融機構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共622.5億元,其中7天38億元,1個月584.5億元,期末常備借貸便利餘額為584.5億元;對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共6000億元,期限1年,利率為3.25%,期末中期借貸便利餘額為35635億元。
5、隔夜shibor報2.2330%,下跌12.30個基點。7天shibor報2.4780%,下跌12.9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3.0170%,上漲0.00個基點。
二、國際資訊
1、經濟參考報:今年以來,為了應對經濟增速下滑,超過30個國家的央行選擇降息。不過,低利率對刺激經濟的遞減效用以及存在引發投資風險的副作用,令不少央行感到擔憂。時至年底,一些央行密切觀察前期政策效果,以便採取下一步舉措。
2、美股三大股全線收跌,道指收跌0.96%,報27783.04點;標普500收跌0.86%,報3113.87點;納指收跌1.12%,報8567.99點。波音跌約3%,科技股集體下跌。
3、歐洲三大股指全線收跌,德國DAX30指數下跌267.63點,跌幅2.02%,報12968.75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盤下跌60.87點,跌幅0.83%,報7285.66點;法國CAC40指數收盤下跌118.42點,跌幅2.01%,報5786.74點。
4、日經225指數漲1.01%,報23529.50點。韓國KOSPI指數漲0.19%,報2091.92點。
5、WTI 1月原油期貨收漲1.41%,報55.96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收漲0.43美元,漲幅0.71%,報60.92美元/桶。
6、COMEX 2月黃金期貨收跌0.2%,報1469.20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