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財新網:6月18日,央行與證監會召集6家大行和業內部分頭部券商開會,鼓勵大行擴大向大型券商融資,支持大型券商擴大向中小非銀機構融資,以維護同業業務的穩定,安撫市場情緒,打消部分金融機構顧慮。
2、經濟參考報:房地產金融化堪比麻醉經濟社會、帶有巨大致命副作用的“毒品”,需要高度警惕。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徹底摒棄依靠房地產業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路徑依賴,加快完善房地產業稅收體系,嚴厲禁止金融體系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
3、證監會:近期,打著“投資者教育”旗號的非法薦股活動增多,表面看是普及理財知識、傳授炒股技法,實際是非法從事證券投資諮詢活動,迷惑性、欺騙性很強。請廣大投資者擦亮雙眼、小心辨識,遠離以“投資者教育”為名的非法薦股活動。
4、財經早餐:6月18日下午收盤,鐵礦石主力合約尾盤拉升收漲2.14%。當日夜盤,鐵礦石主力合約延續日盤強勁走勢,再度拉升,最終漲幅高達5.21%,突破800元關口,收報807.5元/噸,續創5年新高。
一、宏觀經濟
1、央視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應約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特朗普表示,期待著同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大阪峰會期間再次會晤。希望雙方工作團隊能展開溝通,儘早找到解決當前分歧的辦法。習近平表示,願意同總統先生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大阪峰會期間舉行會晤。雙方應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問題,關鍵是要照顧彼此的合理關切。希望美方公平對待中國企業。同意兩國經貿團隊就如何解決分歧保持溝通。
2、21世紀:在6月18日舉行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理論、方法和實踐高端論壇上,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副主任阮青表示,國家層面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已編制完成,目前長三角兩省一市正根據此制定細化的實施方案,在三地政府同意後,將聯合報批。
3、經濟日報:截至2019年5月末,中國債券市場的託管規模已經超過91萬億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已經有1141家境外投資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持債總量達到1.89萬億元;“熊貓債”累計發行193只,金額達3420億元。
4、國資委: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導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扎實推進中央企業工業互聯網融通平臺建設,加快企業數位化轉型步伐,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5、聯合國:預計到203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85億;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7億。但未來數十年內人口增速將減慢。未來30年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中,有許多是最不發達國家。印度將在2027年左右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6、央行:週二,開展9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70%。當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
7、隔夜shibor報1.6010%,下跌20.00個基點。7天shibor報2.3990%,下跌9.2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9430%,下跌0.40個基點。
二、國際資訊
1、中證網:美國財政部消息,截至2019年4月末,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減少75億美元至1.113萬億美元,降至兩年低點。當月美國國債的前十大海外買家中,僅有瑞士小幅增持美國國債。其餘九個國家或地區均不同程度地減少對美國國債的持有量。結合多國央行連續增持黃金等動作來看,全球央行似乎掀起了一輪儲備資產去美元化的浪潮。
2、新華社:美國政府召開的擬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7天系列聽證會的第一天。數十位行業協會和公司代表從全美各地趕來“陳情”,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在發言中都呼籲美國政府不要對中國商品加征新一輪關稅,表示“我們離不開中國供應鏈,承受不起新一輪加稅”,加征關稅最終傷害的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
3、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漲3.84%,報1135點。
4、標普500指數收漲0.97%,報2917.75點;納斯達克指數收漲1.39%,報7953.88點;道瓊斯指數收漲1.35%,報26465.54點。
5、德國DAX指數漲2.03%,報12331.75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1.17%,報7443.04點;法國CAC40指數收漲2.02%,報5509.73點。
6、日經225指數跌0.72%,報20972.71點。韓國KOSPI指數漲0.38%,報2098.71點。
7、WTI7月原油期貨收漲1.97美元,漲幅3.79%,報53.90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漲2.4%,至62.39美元/桶。
8、COMEX 8月黃金期貨收漲0.6%,報1350.70美元/盎司,創2018年4月18日以來主力合約收盤新高。
1、我國出臺遏制結核病行動計畫
6月18日,我國出臺遏制結核病2019到2022年行動計畫,將強化各項結核病防治措施,加快履行終止結核病的國際承諾。該行動計畫由醫療、教育、醫保、科技等8個部委“各負其責”,全社會協同發力,將開展重點人群結核病防治強化、重點地區結核病扶貧攻堅、遏制耐藥結核病防治、結核病科學研究和防治能力提升等六項具體行動,向結核病“宣戰”。(新華網)
2、廣東公佈9個試點城市140家試點醫療機構“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名單
6月18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公佈了廣東省“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醫療機構名單,9個試點城市共確定了140家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140家試點醫療機構覆蓋了各類醫療機構,包括綜合醫院78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2家,中醫醫院(含中西醫結合醫院)12家,婦幼保健院(含兒童醫院)10家,專科醫院(含康復醫院)6家。(廣東省人民政府)
3、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讓AI連接感官
6月18日,人類賴以探索世界的兩個重要工具是視覺和觸覺。人類可以結合視覺和觸覺來瞭解他們持有和看到的物體。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系統無法做到這一點。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員和他的團隊正在研究一種系統,幫助機器人在編程看到或感覺到,以彌合它們和人類之間的感官差距。(cnBeta)
4、河豚毒素或許成為新一代精准局部麻醉劑
6月18日,來自波士頓兒童醫院和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更新了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河豚毒素中含有少量的緩釋製劑,能夠有效抑制神經傳遞疼痛資訊的通道,對於開發局部麻醉劑具有臨床和科學意義。同時,這種抑制作用不僅安全性高,針對性強,還持久性好,副作用少,能夠有效規避目前臨床類阿片類藥物的不足。(生物探索)
5、一周至少兩小時親近自然有助於身心健康
6月18日,新一期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發佈的一項大規模調查研究表明,每週至少花兩小時親近自然,比如前往城市公園、綠地、郊外山野和海灘等,有助於身心健康。(新華社)
(轉載至:微信公眾號——一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