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報--2019-06-13

財秘關註

1、統計局:5月,CPI同比上漲2.7%,創15個月新高,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PPI同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減小0.3個百分點。在食品中,鮮果價格上漲10.1%,影響CPI上漲約0.20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去年蘋果和梨減產,今年庫存不足,加之今年南方陰雨天氣較多,時令鮮果市場供應減少;豬肉價格上漲18.2%,漲幅比上月擴大3.8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38個百分點。

2、上觀新聞: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再次專題調研積體電路產業發展,實地瞭解積體電路企業自主創新進展。積體電路產業是引領未來的產業,也是上海重點發展的產業。要聚焦重點領域加強前瞻佈局,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競爭。

3、證券時報:原本歸屬於地方國資委的國有企業正在快速迎來“央企化”大潮。據初步統計,此番“央企化”大潮主要發生在資源、港口等基礎性、產能過剩行業,國務院國資委成為並購主體,帶動旗下資產擴增,重點在於以企業為主題的產業鏈整合升級。

4、新華社: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指出,力爭1年內轉變作風改進學風的各項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實施,3年內取得作風學風實質性改觀。發達地區不得片面通過高薪酬高待遇競價搶挖人才,特別是從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挖人才。


一、宏觀經濟

1、央行:5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4466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1.18萬億元,同比多增313億元。5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11.06萬億元,同比增長10.6%M2餘額189.12萬億元,同比增長8.5%,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

2、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構建相適應的市場監管新機制;決定進一步推進通關便利化,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要求更大力度對外開放,促進進出口多元化發展。

3、農業農村部:截至612日,全國夏糧收穫近八成。據實地調查分析,今年夏糧實現恢復性增產,又是一個豐收年。夏收油菜籽也呈增產趨勢。預計夏糧面積4億畝。單產提高,小麥產量 “三因素”均呈增加態勢。

4、新華社: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612日在京召開,要繼續推進互聯網、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市場、進出口環節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大幅提高違法成本,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懲源頭制假、重複侵權、惡意侵權等違法行為。

5、央行:週三,開展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2.85%;開展150億元7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2.55%。當日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

6隔夜shibor1.9390%,下跌11.40個基點。7shibor2.5640%,下跌2.50個基點。3個月shibor2.9430%,上漲0.30個基點。


二、國際資訊

1、美國:5CPI同比升1.8%,預期1.9%,前值2%。增幅不及預期,自2017年6月以來首次低於美聯儲2%的指標水準。

2、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2.26%,報1080點。

3道指跌0.17%26004.83點,納指跌0.38%7792.72點,標普500指數跌0.20%2879.84點。美股連續兩日收低,科技股和金融股領跌。

4德國DAX指數收跌0.33%12115.68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42%7367.62點,法國CAC40指數跌0.62%5374.92點。

5日經225指數跌0.35%,報21129.72點。韓國KOSPI指數跌0.14%,報2108.76點。

6WTI 7月原油期貨收跌2.19美元,跌幅4.11%,報51.08美元/桶。布倫特8月原油期貨收跌2.54美元,跌幅4.08%,報59.75美元/桶。

7COMEX8月黃金期貨收漲0.4%,1336.80美元/盎司。

醫療前沿

1、哈佛大學研究稱:降壓、減鹽、禁止反式脂肪酸可防止近億人死亡

612日,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在Circulation雜誌線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範圍內,降壓、減鹽、禁食反式脂肪酸這三項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可在25年內防止9400萬人死亡。據估計,25年內,如將降壓治療的比例提高至全球70%的高血壓人群,將可減少3940萬例死亡;將食鹽攝入量減少30%,可預防4000萬例死亡,同時有助於降壓;禁食反式脂肪酸則可防止1480萬人早死。(中國迴圈雜誌)

 

2、科學家研發出首個無創心臟功能磁共振

612日,Lawson 健康研究所和Cedars-Sinai醫學中心的科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安全可靠的無創心臟功能磁共振(cfMRI)技術,無需電離輻射、造影劑和針頭便可以監測心肌氧合狀況,在自由呼吸條件下進行無創,快速,全心臟成像,識別缺血性心臟病IHD)。該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生物探索)

 

3、我國科學家開發出基因編輯“安全剪刀”瞄準攻克罕見病

612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線上發表了我國科學家的最新成果,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楊輝團隊及其合作者開發出一種編輯效果更精准的“安全剪刀”——ABE(F148A),縮短了攻克罕見病的臨床試驗時間。該基因編輯“剪刀”安全性更好,有望更快推向臨床,第一步可用於治療病情較嚴重的罕見病,例如地中海貧血、視網膜黃斑變性、遺傳性耳聾等,而後可逐漸用於常見疾病治療,例如心血管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新華社)

 

4、聽音樂竟可改善早產兒大腦功能

612日,瑞士日內瓦大學(UNIGE)和日內瓦大學附屬醫院(HUG)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獨到的解決方案:音樂。這項研究的首個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上。研究人員發現,聽過專門為他們編寫的音樂的早產兒,大腦神經網路發展得更好,尤其是一些涉及許多感官和認知功能的神經網路。(健康界)

 

5、夜間睡眠環境中的人造光線與體重增加有關

612日,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一項大型研究就首次發現,夜間睡眠環境中的人造光線與體重增加有關,研究結果最新發表於JAMA Internal Medicin。(醫學新視點)

 


(轉載至:微信公眾號——一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