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副行長陳雨露:中國股市正顯示出觸底和復蘇跡象。隨著國際機構投資者進行多元化證券投資,以及中國進一步開放債市和股市,去年外國證券投資流入達到創紀錄的1200億美元。鑒於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越來越多地被納入國際指數,外國證券投資流入的潛力正在上升。
2、央視網:一個宇宙黑洞引出了一個行業黑洞。保護知識產權,才能有更多更好的原創作品。視覺中國以“能奈我何”的嘴臉,把法務做成銷售,一頭侵犯原創者的合法權益,一頭又對使用者進行“維權敲詐”。嚴懲“視覺中國”很有必要,嚴防“下一個視覺中國”更有必要。
3、馬雲:關於“996對不對”,法律自有規定擺在那裏,這個問題並不是關鍵,關鍵是我們認真思考過自己的選擇了沒有。找到喜歡的事,不存在996這個問題。我覺得真正的996應該是花時間在學習、思考和自我的提升上。想讓員工通過996而獲利的公司是愚蠢的,也不可能成功的。
4、中新網:就車主被迫交納金融服務費1.5萬一事,梅賽德斯-賓士發表聲明稱,一向尊重並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業務運營,不向經銷商及客戶收取任何金融服務手續費。梅賽德斯-賓士公開並反復地要求經銷商在其獨立經營的過程中要誠信守法,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5、美國總統特朗普:如果美聯儲的工作做得很好,股市將會上漲5000到10000點,GDP將會遠遠超過4%,而不是3%,而且將幾乎沒有通貨膨脹。量化緊縮是一個殺手,應該採取完全相反的措施。
一、宏觀經濟
1、IMF: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風險依然偏於下行。自由、公平、互惠的貨物和服務貿易及投資是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的主要引擎。為此,我們認識到需要化解貿易矛盾,支持世界貿易組織實施必要改革,以改進其運作。
2、財政部部長劉昆: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實現良好開局。中國將繼續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加大保護知識產權力度,嚴格實施新出臺的《外商投資法》,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創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資和營商環境,這些措施既是中國出於自身發展需要的自主選擇,也是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的積極努力。
3、中辦、國辦:印發《關於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處理好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與使用權的關係,創新自然資源資產全民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的實現形式。落實承包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開展經營權入股、抵押。
4、新華社:3月,國家網信辦指導“抖音”等短視頻平臺試點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總結試點經驗、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於5月底在全國主要網路短視頻平臺中推廣青少年防沉迷系統,並逐漸形成統一的行業規範。
5、一財:近來,業內流出浮動淨值型貨幣基金的內部試點指引,指引包括僅面向機構客戶發售且認申購金額100萬以上等內容。截至目前共有35家基金公司上報了35只浮動淨值型(市值法)貨幣基金。
6、新華社:中國正日益成為世界各國人才創新創業的理想棲息地。2018年中國累計發放外國人才工作許可證33.6萬份,在中國境內工作的外國人已經超過95萬人。
二、國際資訊
1、新華社:英國工黨領袖傑裏米·科爾賓在這一最大反對黨內面臨的壓力日益增加。黨內要員要求他明確推動就“脫歐”協議舉行公投的立場,以免工黨在即將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失利以及在國內選舉中失去“年輕一代”的支持。
2、上周五,道瓊斯漲1.03%,至26412.30點,周跌0.05%;標普500指數漲0.66%,至2907.41點,周漲0.51%;納斯達克漲0.46%,至7984.16點,周漲0.57%。
3、上周五,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26%,報7436.82點,周跌0.13%;德國DAX30指數漲0.54%,報11999.93點,周跌0.11%;法國CAC 40指數漲0.31%,報5502.70點,周漲0.48%。
4、上周五,COMEX 6月黃金期貨收漲0.2%,報1295.20美元/盎司,周跌0.03%。
5、上周五,WTI 5月原油期貨漲0.49%,報63.89美元/桶,周漲1.28%,為連續第六周上漲;布倫特6月原油期貨漲1.02%,報71.55美元/桶,周漲1.72%。
1、上海: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均高於中國平均水準
4月14日,癌症是上海民眾第二位死因,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上海全市新發癌症病例7.16萬例,發病率為497.3/10萬;2015年上海有3.84萬人因癌症而死亡,死亡率為267.0/10萬。據統計數據,2018年上海戶籍人口的期望壽命達到了83.63歲,與40年前相比提高了10歲,但癌症的發病率較40年前增長了141%、死亡率增長了63%。(中新網)
2、新工具可以“粉碎”DNA
4月14日,Cell子刊《Molecular Cell》上的一篇文章,揭示了一種新版本的CRISPR工具。來自密歇根大學的國際團隊在細菌體內發現了一種I型CRISPR-Cas3,證實其可以剪切人類細胞中的長片段DNA,類似於“DNA粉碎機”。(生物探索)
3、糞便移植可以幫助癌症治療
4月14日,有研究人員報告,通過糞便移植可以幫助癌症治療。研究人員表示,在試驗中,一些最初未受益於免疫治療藥物的患者在接受對藥物有回應的人的糞便樣本後,腫瘤出現停止生長甚至縮小的現象。(醫穀)
4、腫瘤抑制基因p53或對雌性胚胎的神經管發育至關重要
4月14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澳大利亞沃爾特和伊麗莎-霍爾醫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著名的腫瘤抑制基因p53或許對於雌性胚胎的神經管發育至關重要,這項研究非常重要,因為神經管的健康發育對於機體大腦和脊髓的正常形成都是非常必需的。(生物穀)
5、我國抗菌藥使用強度持續下降
4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中國抗菌藥物管理和細菌耐藥現狀報告》(2016~2018年)。《報告》指出,我國抗菌藥物使用總強度持續下降,但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管理仍需加強重視,碳青黴烯類藥物的消耗量等指標持續上升,臨床選用抗菌藥物品種過於集中,個別藥物消耗量長期居於前列。(國家衛健委)
(轉載至:微信公眾號——一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