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報--2019-03-25

財秘關註

1、財政部部長劉昆:受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等因素的影響,今年中國財政收入增長將有所放緩,將確保每一分錢花得其所,用的安全。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將繼續增加基建規模,挖掘農村消費潛力等。此外,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對違法違規舉債融資行為,發現一起、問責一起、通報一起,終身問責、倒查責任。

2、海通證券薑超:貨幣寬鬆其實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貨幣數量多,二是貨幣利率低。中國過去的貨幣寬鬆是第一個層面的數量寬鬆,而本輪的貨幣寬鬆其實是第二層面的利率下降。總結來說,過去10年的貨幣數量寬鬆催生了房地產大牛市,而未來如果進入低利率時代,加上減稅降費,則有望支撐股債雙牛。

3、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要積極拓展消費新增長點,研究制定居民增收三年行動計畫方案,進一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此外,將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抓緊佈局國家實驗室,在關鍵領域佈局建設若干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加強重大技術裝備補短板,積極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

4、財經早餐:截至324日,2018年各大券商已累計發佈102份下調評級研報,其中,國信證券給出的下調評級報告最多,為8份,華泰證券(7份)和招商證券(7份)緊隨其後。“收穫”下調評級報告較多的的公司有,中信建投(4份),信立泰(4份),橫店影視(3份)等。


一、宏觀經濟

1、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全國的負面清單和自貿區的清單越來越接近,今年自貿區的成功經驗將繼續在全國進一步推廣。下一步,將繼續縮減外資准入的負面清單,加快電信、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的開放進程。鼓勵外資企業在華開展研發、創新。

2、一財:上周五,科創板首批9家受理企業出爐。後續還需經過審核問詢、上市審議、證監會註冊、發行上市四道關卡。投資界人士猜測,受理後的審核時間不會超過6個月,這意味著最晚到10月,最快或在6月,第一批企業將正式上市交易。

3、恒大研究院任澤平:大約在今年中期,中國經濟將會觸底,中國資本市場在今年將會否極泰來。如果中國能夠務實、市場化的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將會開啟中國經濟的新週期,未來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

4、央行行長易綱:金融服務業開放要在持股比例、設立形式、股東資質、業務範圍、牌照、數量等方面,對中外資金融機構給予同等的待遇和同樣的監管標準,要以更加透明、更符合國際慣例的方式同等對待內外資金融機構。

5、上交所:科創板首發材料申報後,如發行人同一會計年度內因會計基礎薄弱、內控不完善等原因,除特殊會計判斷事項外,導致會計差錯更正累積淨利潤影響數達當年淨利潤的20%以上或淨資產影響數達到當年(期)末淨資產的20%以上,應視為發行人在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及相關內控方面不符合發行條件。

6、中信證券:預估首批登陸科創板企業約30家,總市值規模在1780億左右,日成交額在180億元級別,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日成交額6億,相當於當前A股的10%分位。科創板新股上市後最優策略從“開板即賣”變成“儘早鎖定收益”。


二、國際資訊

1、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中國推動更高水準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即使面對一些國家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中國也絕不會步其後塵、築起壁壘,絕對不會走回頭路。我們不以追求貿易順差為目標,真誠地希望擴大進口,促進貿易收支平衡。我們將堅定不移積極主動擴大進口,進一步降低關稅。

2上周五,道瓊斯跌1.77%,至25502.32點,周跌1.34%。標普500指數跌1.90%,至2800.71點,周跌0.77%;納斯達克跌2.50%,至7642.67點,周跌0.60%

3上周五,英國富時100指數跌2.01%,至7207.59點,周跌0.29%;德國DAX30指數跌1.61%,至11364.17點,周跌2.75%;法國CAC40指數跌2.02%,至5269.92點,周跌2.50%

4上周五,COMEX 4月黃金期貨收漲0.40%,報1312.30美元/盎司,創228日以來收盤新高,周漲0.72%。

5上周五,WTI 5月原油期貨跌1.57%,報59.04美元/桶,周漲0.89%。布倫特5月原油期貨跌1.22%,報67.03美元/桶,周跌0.19%

醫療前沿

1.51日起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

324日,我國將從201951日起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從20%降到16%,切實減輕企業社保繳費比例。今年我國預計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力度明顯超過去年。將儘快出臺相關政策方案,確保減稅降費落實到位,切實讓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有明顯減負感受。(財政部)

 

2、罕見病治療藥品3個月內完成審結

324日,國家藥監局已對臨床急需的境外新藥建立專門的審評機制,遴選第一批臨床急需的48個品種,包括罕見病的治療藥品和治療嚴重危及生命的部分藥品,對於罕見病治療藥品的審批時間是3個月內審結,對於其他的急需的治療藥品是6個月內審結。(國家藥監局)

 

3、含糖飲料與早逝風險

324日,有一項針對11.8萬人34年的隨訪研究顯示,含糖飲料攝入越多的人,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風險越大。而且,即使每天只喝一杯含糖飲料也會增加早逝風險,對於女性來說這種風險尤其明顯。該研究近日已發表在世界權威心血管類期刊《Circulation》上。(中國生物技術網)

 

4JAMA:高膽固醇攝入或增加心臟病風險

324日,《JAMA》期刊發表了一篇圍繞了“膳食中的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關聯”的文章,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研究。研究發現,每天額外多攝入300mg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17%、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8%有關;每天額外多吃半個雞蛋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6%、全因死亡風險增加8%有關。而且,運動、總體飲食品質以及飲食中的脂肪種類和水準並不會改變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之間的關聯。(生物探索)

 

5、抗炎藥可能有利於骨骼恢復

324日,美國一個研究團隊最新發現,阻礙老年人骨骼癒合的並非年齡本身,而是炎症。因此,在骨科手術前幾周使用抗炎藥可能有利於骨骼恢復。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這項研究說,隨著年齡增加,人們骨骼中幹細胞的數量和功能顯著減弱,這削弱了幹細胞協助形成新骨的能力。(中新網)

 

6、國家衛健委提醒:儘量避免6歲以下兒童使用手機

323日,國家衛健委發佈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健康教育核心資訊指出,6歲以下兒童要儘量避免使用手機和電腦。衛健委要求,學校使用電子產品的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中小學生課餘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產品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家長在孩子面前應儘量少使用電子產品。(國家衛健委)



(轉載至:微信公眾號——一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