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報--2019-02-26

財秘關註

1、銀保監會:下一步將緊盯幾個重要的風險領域,包括控制新增不良貸款的增長;時刻注意中小銀行、中小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風險;緊盯影子銀行活動;對投機性的貸款嚴加控制,防止房地產市場出現過熱的問題。

2、證監會:針對場外配資有所抬頭的報導回應稱,密切關注,指導有關方面依法加強對交易的全過程監管。各證券公司要嚴格執行經紀業務及融資融券客戶適當性管理,加強異常交易監控,認真做好技術系統安全防護。同時,也希望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防範投資風險。

3、財經早餐:上證指數報2961.28點,大漲5.6%,成交額4659.91億。深證成指報9134.58點,大漲5.59%,成交額5745.89億。業板指報1536.37點,上漲5.5%,成交額1570.72兩市合計成交10405.80億,創2015年11月以來新高。300只個股漲停,3500多股飄紅,券商股全線漲停。兩市融資餘額合計7572.03億元,增加54.33億元,連續10日上漲。北向資金淨流出6340.25萬元,結束連續18個交易日淨流入。此外,中證轉債指數漲3.56%,創2015129日以來最大漲幅。50ETF22800合約漲19266.67%財秘感概,寥寥數周,牛熊轉換,“巴韭特”離巴菲特還差幾個漲停?


一、宏觀經濟

1、新華社:原定兩天的第七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以“加時兩天”的衝刺模式於224日在華盛頓結束。雙方進一步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圍繞協議文本開展談判,並在一系列具體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宣佈將推遲3月1日上調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的計畫。

2、銀保監會:結構性去杠杆達到預期目標,我國經濟的宏觀杠杆率已改變過去年均增加10多個百分點的勢頭,去年以來趨於穩定;銀行保險領域的野蠻生長現象得到遏制;截至目前已簽訂債轉股協議金額超過2萬億元,落地金額6200多億元。

3、國資委:中央企業清欠工作已按時完成階段性目標任務。截至1月末,拖欠農民工工資8.2億元已全部清零;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已清償839億元,清欠進度75.2%。督促中央企業努力在今年6月底前率先完成清欠任務。

4、央行參事盛松成:近期確實曾經出現短暫的套利時間窗口,但在市場條件下持續的套利是難以存在的,套利行為本身也會消除套利空間。隨著結構性存款利率向合理水準回歸,目前基本沒有套利空間。

5、央行:週一,開展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55%。當日無逆回購到期。

6隔夜shibor2.6050%上漲17.40個基點。7shibor2.6580%上漲5.80個基點。3個月shibor2.7520%漲0.30個基點。


二、國際資訊

1、新華社:美國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商業經濟分析師預測,美國經濟最遲2021年可能陷入衰退。預計美國政府現行關稅今年將推升通貨膨脹率。

2、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漲0.47%,637點。

3標普500指數收漲3.44點,漲幅0.12%,報2796.11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漲60.14點,漲幅0.23%,報26091.95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漲26.92點,漲幅0.36%,報7554.46點。

4德國DAX指數收漲0.42%,11505.39點。法國CAC 40指數收漲0.31%,5231.85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07%,7183.74點。

5日經225指數漲0.48%,21528.23點。韓國KOSPI指數漲0.09%,2232.56點。

6WTI4月原油期貨收跌1.92美元,跌幅3.35%,報55.34美元/桶。布倫特4月原油期貨收跌2.36美元,跌幅3.52%,報64.76美元/桶。

7COMEX4月黃金期貨收跌0.3%,報1329.50美元/盎司。

醫療前沿

1.國家藥監局部署2019年七項重點工作

225日,2019年度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部署了2019年七項重點工作:一是落實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直接報告不良反應制度;二是開展堅持基於風險的評價,提升風險防控水準;三是加大創新藥械監測評價力度;四是加強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管理;五是深入開展100個醫療器械品種的重點監測工作;六是創新監測模式,繼續推動哨點聯盟建設;七是穩步推進化妝品不良反應與藥物濫用監測工作(國家藥監局)

 

2.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降壓治療目標研究啟動

225日,“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降壓治療目標研究”即BPROAD研究24日在重慶正式啟動,全國200多家研究中心將參與該研究。該研究旨在探究糖尿病合併血壓升高患者的降壓目標,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風險。(新華社)

 

3.科學家揭示細胞“門神”抗病毒感染重要調控機制

225日,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李濤博士團隊、張學敏院士團隊成功發現細胞“門神”環鳥腺苷酸合成酶(cGAS)抵抗病毒感染的重要調控機制。這一發現不僅揭示了阿司匹林作用於人體的全新靶點和分子機制,還可能為一類目前無藥可治的自身免疫疾病提供潛在治療方法。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線上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中國新聞網)

  

4.Cell:腸道真菌竟會影響肺部健康

224日,在一項發表於《Cell》上的最新研究中,一個來自德國科隆和基爾的研究團隊描述了免疫交叉反應性的機理。小腸中的免疫系統對白色念珠菌產生的免疫反應似乎會放大肺部的病理免疫反應,結果就是免疫抑制的病人身體狀況惡化的風險更高。(生物穀)

 

5.熬夜會導致前列腺素等激素分泌紊亂,免疫崩潰!

224日,德國圖賓根大學的Stoyan Dimitrov博士和其團隊近日在《實驗醫學雜誌》發表研究成果,發現該睡覺的時候不睡,會破壞人體內腎上腺素等的晝夜節律,導致其水準異常升高,抑制T細胞對靶標的粘附能力,T細胞和抗原結合受到影響,影響正常免疫功能。(奇點網)        


(轉載至:微信公眾號——一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