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華社: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這一條款的提出,主要考慮是從技術角度規範住宅面積的計算規則。為了提高我國工程建設標準與國際通行做法的一致性程度,此次規範徵求意見稿中擬將住宅交易的面積統一按套內使用面積計算。
2、海通證券荀玉根:目前出現14年底15年上半年井噴式行情的可能性低,價值股低估低配優勢不明顯,成長股泡沫化的業績背景未出現,宏微觀流動性沒當時充裕。最樂觀情景類似2005年下半年,市場也是進二退一,未來有更確定的右側回撤配置機會,來日方長,不必慌張。
3、微博:回應關於央視等報導的明星帳號微博轉發數據異常偏高問題稱,針對此現象中可能存在違法犯罪行為,去年起微博已多次向公安機關提供證據材料進行報案。造假主要借助外掛軟體完成,帳號來源從批量註冊機器帳號已變為盜取正常帳號。
4、證券時報:行情回暖、密集解禁、質押平倉,在這三大因素彙聚下,前兩月成為減持計畫的密集發佈期。在今年來的33個交易日裏,A股發佈了512份減持計畫、涉及278股。其中有80起屬於清倉式減持、涉及51股。
5、財經早餐:華為發佈首款5G折疊屏手機——華為Mate X。支持5G信號,搭載巴龍5000+麒麟980晶片,1G的電影三秒鐘就可下載完成。手機售價2299歐元(約合17498元),今年6月份有望對外發售。此外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華為在全球5G領域取得領導地位,領先競爭對手1年。
一、宏觀經濟
1、新華社:要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金融產品,改進小微企業和“三農”金融服務;要構建全方位、多層次金融支持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服務體系,不斷暢通金融血脈、服務民生百業。
2、中泰證券李迅雷:有觀點說“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利空股市,我認為不能這樣機械地去理解。金融與實體經濟不同,當實體經濟面臨產能過剩壓力時,需要去產能、去庫存。金融則與實體經濟不同,如金融資產價格上漲有利於去杠杆,而消費品則往往通過降價去庫存。
3、人民日報:截至目前,省市縣三級稅務部門全部組建了減稅降費領導小組,出臺了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1+4”財稅檔和征管公告,31個省區市也相繼發佈了地方稅種減免檔。
4、中新經緯: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目前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有被汙名化的傾向。在其發展過程中曾經的確出現過“明股實債”、專案良莠不齊等問題,但不應“一棍子打死”,要肯定其成績,修正其問題,鼓勵其合規發展。
5、上證報:1月,新增信貸高達3.23萬億元,創下單月增量新高。有聲音認為其未能完全投向實體經濟。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信貸投向或能反映整個銀行業信貸投向的趨勢。今年以來工行通過充實信貸儲備等方式,年初以來各項貸款增長有所加快,與實體經濟需求相匹配,運行走勢符合宏觀政策要求。
6、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地方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當對落實食品安全重大部署、重點工作情況進行跟蹤督辦。地方各級黨委應當結合巡視巡察工作安排,對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職責情況進行檢查。
二、國際資訊
1、新華社:美國邊境城市拉雷多自由貿易城簽約儀式23日舉行。自貿城建成後將吸引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批發商進駐,將商品銷售至拉丁美洲市場。這一自貿城將由拉雷多市中心一家空置多年的建築改建而成,預計投資額超過5000萬美元。
2、上周五,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0.70%,報26031.81點,周漲0.57%;標普500指數漲0.64%,報2792.67點,周漲0.62%;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0.91%,報7527.54點,周漲0.74%。
3、上周五,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16%,至7178.60點,周跌0.80%;德國DAX30指數漲0.30%,至11457.70點,周漲1.40%;法國CAC40指數漲0.38%,至5215.85點,周漲1.22%。
4、上周五,COMEX 4月黃金期貨收漲0.4%,報1332.80美元/盎司,周漲0.8%。分析師認為,從目前來看,黃金中長期上漲還沒有結束。2019年黃金投資還有機會,樂觀看,今年漲到1400美元/盎司還是有希望的。
5、WTI4月原油期貨漲0.53%,報57.26美元/桶,創2018年11月12日以來收盤新高,周漲約3%。布倫特4月原油期貨漲0.07%,報67.12美元/桶,也創11月12日以來收盤新高,周漲1.3%。分析師認為,儘管國際貿易走勢樂觀,令油市需求回升,但經濟增長放緩總是會導致燃油消費疲軟,因而侵蝕油價的漲勢。
1.審批加快創新藥數量猛增藥審改革的下一步在哪?
2月24日,國家藥監局表示42號檔發佈以來,先後發佈實施配套實施細則、工作檔66件,公開徵求意見34件,推動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下一步,將加快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完善藥品註冊審評審批指導原則體系,加快藥品審評審批資訊化建設,強化協作配合形成改革合力,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培訓。(國家藥監局)
2.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啟動
2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北京啟動“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旨在擴大養老服務有效供給,為普通群眾和工薪階層提供能夠買得到、買得起、買得好、買得放心的養老服務。專項行動聚焦普惠養老,圍繞“政府支持、社會運營、合理定價”,深入開展城企合作,形成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養老的有效合作新模式,參加城市每千名老年人養老床位數達到40張,護理型床位占比超過60%。(經濟日報)
3.中國第一部心理健康藍皮書面世,國民有大量的心理健康服務需求
2月24日,《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發佈,我國城鎮人口中大多數人心理健康狀況良好,少數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本藍皮書以心理健康調查為基礎,探討了我國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現狀、發展趨勢及影響因素。它也是我國第一本心理健康藍皮書,計畫今後每兩年出一本。(科技日報)
4.美針對“罕見病”藥物提出多項舉措
2月24日,FDA更新了《罕見病用藥開發指南》,這是繼2015年後首次在安全性評估、自然病史研究和患者參與等方面有重大改進,加強安全評估並擴大同情用藥範圍。FDA列舉了數種加強安全評估的方法。 擴大同情用藥,不僅有利於藥品開發企業的臨床數據收集,也利於那些生命垂危又無法通過傳統途徑獲得在研新藥的患。(醫藥魔方)
5.研究人員開發出大腦類器官用於研究認知障礙
2月24日,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在實驗室培養皿中模擬了兩種大腦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為揭示神經精神疾病的起因帶來了曙光。其團隊創造了大腦中丘腦的類器官,丘腦是整合感覺資訊並將之傳遞給大腦不同部位的重要集成器。研究人員通過幹細胞創造了類器官以模擬大腦的不同區域並評估它們的功能。研究人員對丘腦感興趣是因為有幾種精神疾病和丘腦有關系。(生物穀)
(轉載至:微信公眾號——一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