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日報:中國經濟遭遇“前堵後追”,挑戰積聚,壓力襲來。既凸顯困難,也潛伏機遇。這是倒逼我國經濟結構加快優化升級的新機遇,有利於完成多年想實現而沒有實現的重大結構性變革。
2、中國經營報:儘管多數銀行認為信用卡的風險在可控範圍內,但是各地區髮卡量增速的下滑和不良率的攀升已成趨勢,甚至部分一線城市的信用卡不良率亦超過4%,給未來業務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對於不同銀行而言,銀行信用卡業務將逐漸分化,授信模式和客戶群優勢將在資產品質中得到體現。
3、北京青年報:德雲社發佈聲明稱旗下多位藝人的住址、行程等資訊被多次洩露、傳播及售賣,嚴重侵犯藝人隱私權,將委託律師依法維權。但聲明發佈後,仍有人公開出售嶽雲鵬、張雲雷等德雲社藝人個人資訊,只需100元就能獲得一名藝人的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航班等“打包資訊”。
一、宏觀經濟
1、央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姚餘棟:中後期看貨幣超發是偽命題,我們系統性風險是可控的。所以說,現在穩健的貨幣政策的情況下,適當的寬鬆也是及時的,促進融資總量恢復也是正確的。
2、上證報:備受各界關注的上交所科創板系列配套規則的徵求意見將於2月20日結束。上交所先後分赴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四地召開了9場片區座談會。與會人士透露,配套規則已著手制定,如審核標準、守法審核問答、上市保薦書等,顯示科創板將進入可操作階段。
3、券商中國:隨著去年12月份央行其他資產增量創歷史新高,今年1月份新增貸款和社融規模同時創下歷史新高,至此強勢擴張型“寬貨幣”政策已經大大超出市場預期。與“寬貨幣”政策的一路通暢,當下的“寬財政”的托底力量發揮則明顯要輾轉曲折,還在路上,處於轉換階段。
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有三股力量深刻地改變未來的經濟。一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週期力;二是結構的力量;三是超級關聯。產業鏈的形成使得全球經濟緊密聯合在一起了。
5、光明日報:2月,一系列減稅降費“紅包”落地,讓小微企業享受到了新一輪的政策紅利。截至2月14日17時,已有29個省(區、市)明確小微企業減征資源稅等“六稅兩費”,按50%幅度頂格減征。
二、國際資訊
1、上周五,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1.74%,報25883.25點,周漲3.09%;標普500指數漲1.09%,報2775.60點,周漲2.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0.61%,報7472.41點,周漲2.39%。
2、上周五,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55%,至7236.68點,周漲2.34%;德國DAX30指數漲1.89%,至11299.80點,周漲3.60%;法國CAC40指數漲1.79%,至5153.19點,周漲3.86%。
3、上周五,COMEX 4月黃金期貨收漲0.6%,報1322.10美元/盎司,周漲0.3%。分析師認為,從技術上講,黃金走勢強勁,且動能不暗示其超買,黃金看起來不錯,因為美元的所有利好因素似乎都已見頂。
4、WTI3月原油期貨漲2.17%,報55.59美元/桶,創2018年11月份以來收盤新高,周漲5.44%。布倫特4月原油期貨漲2.60%,報66.25美元/桶,周漲6.68%。分析師認為,今年全球原油市場除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以外的供應增幅較大,這令市場的消化能力面臨挑戰。
1.國家衛健委:宣佈建立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
2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宣佈建立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以加強我國罕見病管理,提高罕見病診療水準。(央視新聞移動網)
2月17日,自2018年8月非洲豬瘟在瀋陽爆發以來,三全灌湯水餃樣品被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已有包括雙匯發展(000895.SZ)、安井食品(603345.SH)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受到波及。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記者表示,諸多上市公司受非洲豬瘟波及,一方面反映了相關企業在生產環節品質把控體系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會對企業品牌產生負面影響(中國經營網)
3.Science子刊:"改良版"血小板可對抗血栓、腫瘤
2月17日,血小板,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而過度活躍的血小板也可導致各種疾病,包括嚴重的血栓、心臟病和癌症。《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一篇文章給出了答案:科學家們“改良”了血小板,製成血小板誘餌(platelet decoys),可有效預防血栓的形成,並可能預防癌症轉移。(生物探索)
4.Sci Adv:研究發現更長效且不上癮的納米止痛藥
2月17日,一組來自巴黎薩克萊大學和巴黎笛卡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一種納米藥物可以緩解齧齒類動物的疼痛。在他們最新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報告了他們的這種納米藥物效果更持久,而且比阿片類藥物更不容易讓人上癮。(生物穀)
5.科學家建立首個線粒體癲癇疾病模型
2月17日,根據最近一項研究,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建立了線粒體癲癇模型,這為患有這種失能狀態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療方法。他們的論文發表在同行評審的國際神經病學期刊《Brain》上。(生物穀)
6.藥價漲幅驚人!怪現象亟需破除
2月17日,根據多方公開報導顯示,不少藥品以原料藥、人工成本、包材價格上漲為理由,紛紛提高藥品價格。經過調研發現,不少醫院甚至出現了藥物短缺的情況,進而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當前,藥品行業可謂亂象重生,漲價、短缺、壟斷等現象亟需解決。(貝殼社)
(轉載至:微信公眾號——一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