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報--2019-02-01

財秘關註

1、解放日報:上海市市長應勇表示,不希望看到上海房價太高。當前上海正根據國家要求,研究制定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一城一策”的長效機制。堅持“嚴控高房價、高地價不是權宜之計,減少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對房地產業的依賴也不是事權宜之計”。

2、中證協:組織召開第一次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季度例會,中泰證券李迅雷等8位首席經濟學家以及5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參加會議。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宏觀經濟政策應當更加積極,不能大水漫灌也不能過於保守,財政減稅力度應當加大。基建投資具有逆週期性,應成為短期內穩定經濟增長的主要抓手。此外,要加速社保和保險資金入市,引導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

3、彭博: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將從20194月起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並將在20個月內分步完成。這是中國債券市場首次被納入全球主要債券指數,宣告中國債券市場即將進入海外資金被動配置的時代。專業人士表示,由此帶來的追蹤指數的被動配置資金將在1800億美元左右。

4、證監會:為進一步優化融資融券業務機制,提升證券公司自主管理能力,滬深交易所正在抓緊修訂《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擬取消“平倉線”不得低於130%的統一限制,交由證券公司與客戶自主約定最低維持擔保比例;同時,擴大擔保物範圍,進一步提高客戶補充擔保的靈活性。

 

一、宏觀經濟

1、統計局:1月,製造業PMI為49.5,連續4個月回落後,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非製造業PMI54.7,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且高於2018年均值0.3個百分點。綜合PMI53.2,高於上月0.6個百分點。

2、央行:201812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股票11517.35億元,環比減少330.82億元;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債券17115.94億元,環比增加106.97億元;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存款10591.55億元,環比增加257.69億元。

3、外管局:201812月,我國國際收支口徑的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收入2335億美元,支出2003億美元,順差331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收入2104億美元,支出1547億美元,順差557億美元;服務貿易收入231億美元,支出457億美元,逆差226億美元。

4、商務部:2018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連續5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恩格爾係數為28.4%,下降0.9個百分點。2018年,國內貿易主要行業實現增加值11.7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約13%,占比僅次於製造業。

5、央行:週四,開展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持平於2.7%。當日無逆回購到期。

6、隔夜shibor2.2380%,上漲23.59個基點。7shibor2.7560%,下跌0.90個基點。3個月shibor2.9000%,下跌0.10個基點。

  

二、國際資訊

1、新華社:緬甸中央銀行宣佈增加人民幣和日元為官方結算貨幣。緬甸央行表示,除獲得許可的銀行外,暫不允許其他機構和個人開設人民幣和日元帳戶。

2、世界黃金協會:2018年,全球黃金需求總量達到4345.1噸,同比增長4%,與全球五年平均需求水準相差無幾。全球央行官方黃金儲備增長651.5噸,同比增長74%,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淨買入量更是達到了1971年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兌換體系脫鉤後的新高。

3、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跌7.4%,668點。

4、標普500指數收漲23.44點,漲幅0.87%,2704.49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6.03點,跌幅0.02%25008.83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漲98.66點,漲幅1.37%,7281.74點。

5、德國DAX 30指數收跌0.08%,報11173.10點,1月份累漲約5.82%。法國CAC 40指數收漲0.36%,4992.72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39%,6968.85點,1月份累計上漲約3.578%、創20184月份以來最大單月表現。

6、日經225指數漲1.06%,報20773.49點。韓國KOSPI指數跌0.06%,報2204.84點。

7WTI 3月原油期貨收跌0.44美元,跌幅0.81%,報53.79美元/桶,1月份累計上漲18.5%、創歷史上最大的同期漲幅。布倫特3月原油期貨收漲0.24美元,漲幅0.39%,報61.89美元/桶。

8、現貨黃金目前交投於平盤水準附近,暫報1320美元/盎司。

醫療前沿

1.全國今年啟動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

131日,《關於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提出,2019年在全國啟動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2020年基本建立較為完善的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為了維護醫院公益性、調動醫生積極性、提升群眾獲得感,《意見》明確了績效考核的4個方面。55個考核指標中,26個指標為國家監測指標。(人民日報)

 

2.國內首個“幹細胞製劑製備與質檢行業標準”發佈。

131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在上海正式發佈《幹細胞製劑製備與質檢行業標準(試行)》。這是目前國內幹細胞領域首個聚焦幹細胞製劑製備與質檢的行業標準。專家認為,該標準涵蓋幹細胞種類廣、覆蓋流程全、適用範圍寬,具有較高的參考和推廣價值。(上海健康)

 

3.科學家發現補充維生素D不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

131日,美國的研究人員根據一項大型臨床試驗得出結論: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不會降低致命心臟病發作、中風或者罹患侵襲性癌症的風險。在這項每天服用2000國際單位或IU維生素D的大型臨床試驗的受試者中,每日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組中有396人罹患上心髒病或中風,或死於心血管疾病;而在安慰劑組中患病人數有409人。服用維生素D的人中有793人被診斷患有浸潤性癌症,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直腸癌,而在安慰劑組中患病人數有824人。兩者之間的差異微乎其微。(科技部)

 

4.絲切蛋白活性與免疫功能正相關。

131日,中國醫科大學尚紅教授團隊與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在《科學進步》雜誌上發表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絲切蛋白慢性活化程度可作為新的檢測免疫功能損傷及恢復程度的標誌,並且修復絲切蛋白功能性失調是愛滋病功能性治癒需要克服的一個主要障礙。(健康報)

 

5.FDA批准首款舒利迭仿製藥。

1月31日,FDA宣佈,批准AdvairDiskus(舒利迭,通用名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的首款仿製藥上市,用於每日兩次治療4歲以上的哮喘患者,並且作為緩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氣道堵塞和疾病惡化的維持療法。這款首仿藥由Mylan公司開發。(藥明康德)

 

6.孩子沉迷“螢幕” 或將影響其大腦發育。

131日,JAMA子刊《JAMAPaediatrics》發表了一篇文章,給家長們“敲了警鐘”:幼兒使用電子設備看電視或進行視頻遊戲,可能會延遲他們語言、社交能力等相關技能的發展。研究人員表示,當幼兒觀看電子螢幕時,他們可能會錯失練習交流、運動等重要技能的機會。(生物探索)

 

 

7.健康有益已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131日,健康醫療AI技術服務提供商健康有益已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投後估值已近10億元。本輪融資由中信國際領投、仁愛資本等跟投。健康有益成立於20149月,專注於人工智慧在健康醫療領域的技術創新,深耕健康醫療智能化服務升級,目前已涵蓋在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領域80%的AI核心技術,構建完成千萬量級的健康醫療專業知識體系。(億歐)

 

(轉載至:微信公眾號——一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