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買完了保險,還要征費?
香港保險征費微乎其微,不必大驚小怪
親愛的客戶朋友們,你們近期會收到一封和我一樣的信件:為了進一步保障客戶的權益,明年1月1日起,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將向所有保單持有人收取保費征費,政府保監局收保單的行政費,用以加強行業監管,更好保障客戶利益。
2018年,每1萬港幣保費,征費港幣4元(上限港幣40元),先行告之。
「香港保監局征費」的原因
2017年6月26日,香港“保監局”(英文簡稱IA)正式取代“保監處”(英文簡稱OCI),開始監管香港保險業。
那麼,“保監局”和“保監處”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那就是過去的“保監處”是政府部門,用香港納稅人的錢運作;現在的“保監局”是獨立於政府部門的金融監管機構,自負盈虧。
再次強調是誰在收費?
不是保險公司多收費,而是今年成立的香港保監局。
收費多少呢?
這個問題,想必是各位最關心的了,先把保監會的收費標準表格貼出來,再來給大家用例子講解
例子一
陳小姐,30歲,在2016年給自己投保了一份重疾保單,保單周年日是2月18日,每年保費2萬港幣,總共要繳費25年。
那麼從2018年起,除去2萬港幣的保費之外,陳小姐需要額外負擔的保費征費為8港幣,往後年限會慢慢漲到20港幣。
例子二
王太太,50歲,在2017年7月18日給自己新出生的小孫女投保了一份5年期的儲蓄保單,每年保費200萬港幣。
那從第二年開始,保單需要續費的時候,王太太需要額外繳費的保單征費,也如下表所示:
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到,即使是如王太太的較大金額的儲蓄單,5年累計下來,額外征繳的保費征費總額為285港幣,對比保費金額來說,是非常小的一個比例~
而保監局收到的保費征費,會用於整個保險行業的監管和保護投保人的利益,為了促進整個行業更好的發展。
征費的常見問題
問題一:如果投保人沒有按規定支付保費征費,有什麼後果?
回答:如保單持有人沒有按法例繳付保費徵費,保監局可向他施加最高港幣$5,000的罰款,亦可循民事程式追討欠付的徵費。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不按時交每年多出來的幾塊錢或者十幾塊錢,可能會面臨5千塊的罰款哦,大家還是按時繳費就好啦
問題二:如果投保人沒有按時支付保費征費,保單會失效嗎?
回答:不會,保單不會因保單持有人沒有繳付保費徵費而導致保單失效,其保單權益亦不會受到任何影響。然而,保險公司將通過現有溝通管道,通知保單持有人繳付保費徵費的法定責任,並提醒他儘快繳付已逾期的保費徵費。否則,請看問題一哦,有吃罰單的危險!
問題三:倘保單錄有逾期保費徵費,當保單持有人申請保單退保或保單期滿時,保險公司會否先從退保價值或期滿利益扣除該未繳付的保費徵費,然後才發放餘下的保單價值或期滿利益?
回答:不會,逾期保費徵費將不會從保單退保價值或期滿利益中扣除。因為保單的現金價值和這個保險征費是兩回事哦,一個是投保人自己保單的價值,另一個是保監局徵收的錢。可以理解成,一個漏稅的人,即使銀行卡內有餘額,但是銀行沒有責任和義務代扣少繳的稅收哦。然而,保險公司將通知保單持有人繳付保費徵費的法定責任,並提醒他儘快繳付已逾期的保費徵費。
問題四:當保單持有人行使冷靜期條款退保其保單或取消其新保單申請,其已繳交的保費徵費會一併退還嗎?
回答:會,已繳交保費徵費將會連同保費一併退還。保單如果最終不成立,當時一起交的保費征費也會退回給投保人,不會私吞。
總結
一、香港保險會針對現有長期保單收費是真;
二、保監局的成立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投保人的權益和規範行業發展;
三、每年的保費征費金額微乎極微,不必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