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1年穩居第一! 內地人偏愛的香港友邦AIA “贏麻了”!

友邦,就是“大而不能倒”之一!


在香港這個全球矚目的國際金融中心,當地保險市場充滿活力且競爭激烈。在眾多頂尖的保險公司中,友邦保險憑藉其百餘年的沈穩根基與備受推崇的綜合實力,從眾多佼佼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市場中最受信賴的標竿之一。

11年連續第一
圖片
近日,友邦保險屢獲殊榮,勇獲多項市場第一,讓我們一起領略其卓越風采!


圖片
圖片
圖片


屢獲保險業大獎

圖片

第三季業績再創新高
圖片

友邦公布截止202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新業務概要,新業務總值14.76億美元,創第三季歷史新高!

圖片
圖片
圖片

為何內地人士偏愛友邦
圖片

上圖也提到,受益於內地訪客業務卓越增長,才創此佳績。那麽,內地人士為何偏愛友邦?

一,紮根香港,本土龍頭

“友邦是美國的?香港的?還是中資的?”關於友邦的“身份爭議”,梳理它的百年發展史就一目了然。


友邦的根能追溯到1919年,史帶先生在上海創立的美亞保險,這正是美國國際集團(AIG)的前身。


圖片


後來受戰爭影響,1939年總部遷到紐約,暫時退出中國市場;1947年再遷香港,正式定名美國友邦保險公司。


真正讓友邦與內地結下深厚淵源的,是1992年——AIG在上海拿到保險牌照,成立友邦上海分公司,成為當時少有的外商獨資險企。


更關鍵的是,1993年內地保險業剛起步時,是友邦率先引入營銷員制度(也就是現在的代理人制度),把現代商業保險的理念和玩法帶進了內地市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AIG陷入危機,友邦被出售重組。


2009年,友邦整合亞太區十多個地區的業務,徹底與AIG切斷直接股權聯系;2010年,友邦保險(1299.HK)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如今的友邦,是總部設在香港的中國公司。


截至2025年,業務覆蓋亞太18個市場,總資產達3280億美元,是泛亞地區最大的獨立上市人壽保險集團。


惠譽評級AA,償付能力257%,理賠和抗風險能力都穩居行業第一梯隊。


圖片


對內地客戶來說,友邦的“中國屬性”是重要加分項。從上海起家,到紮根香港回歸中國企業行列,百年發展中與內地市場的深度綁定,讓它比純外資險企多了一份天然的信任感。


這種“自己人”的體感,在註重信任的保險行業裏尤為關鍵。


二,投資策略紮實穩健,“亞洲情懷”更安心

香港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大多遵循“七成債券+兩成股票+一成另類資產”的穩健模式,友邦也不例外。

但它的獨特之處,在於濃濃的“亞洲情懷”。

圖片

其他險企的投資往往分散在全球,重點布局歐美市場;而友邦在亞洲地區的債券投資占比高達83%,其中44%投的是內地政府債——這可是信用等級最高的債券之一。

圖片

把大部分資金投在亞洲、尤其是內地市場,對內地客戶來說邏輯很清晰:錢投在自己熟悉的市場裏,看得見摸得著,比投到遙遠的歐美市場更安心。

這種“深耕本土”的投資策略,也讓友邦的收益更穩,波動更小。

圖片

三,100%完美兌現的分紅實現率

分紅實現率是考驗一家保司的重要標準第一,也是友邦的“硬實力”。對儲蓄分紅險來說,分紅能不能兌現,比宣傳的收益有多高更重要。

友邦的分紅實現率有兩個亮點:

一是樣本量大,五六十款分紅產品都有10年以上的歷史數據;

二是兌現率驚人,大部分產品的實際分紅率在97%-106%之間,基本實現了“說多少給多少”,從不畫餅。

圖片

要知道,香港保監局要求險企公開分紅實現率,但很多公司要麽樣本少,要麽數據波動大,像友邦這樣長期穩定兌現的實屬少見。

這份“說到做到”的底氣,正是它圈粉內地客戶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