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感高發,比往年還提前了一個多月。香港從9月開學至今,已有13宗涉及兒童流感的嚴重個案,其中包括一宗死亡個案,年齡介乎2至17歲。
香港最新嚴重個案是一名平時健康良好的女童,鼻咽拭子樣本經化驗後,證實甲型流感呈陽性,臨床診斷為甲型流感並發嚴重肺炎,目前情況嚴重,該女童尚未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普通感冒,患流感後不但會“累垮一家人”,還會“病掉一筆錢”,甚至危及生命,人財兩空。今天,我們從健康、金錢、家人三重保障,來算一算這筆賬。為什麼說提前打流感疫苗是最劃算的“健康投資”!
一、健康賬:疫苗是 “保命盾”,不是 “安慰劑”
01 對孩子:很容易出現重癥
由於兒童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感染後易引發肺炎、心肌炎甚至急性壞死性腦病等並發癥,還有可能留下終身後遺癥。尤其是5 歲以下兒童感染流感易出現重癥,可導致死亡。
患基礎性疾病的兒童死亡風險顯著高於健康兒童,但也有將近半數的死亡病例發生在健康兒童[2]。而兒童接種疫苗後,即便感染,重癥率也大幅下降。
02 對有基礎病者:病毒可能會致命
大 S 本身有心臟二尖瓣脫垂、癲癇等基礎病史,感染甲流後,病毒迅速引發肺炎,進而引起其他器官的一系列炎癥 —— 這種由感染引發的全身炎癥反應,治療起來很困難,死亡率高。
對基礎病患者而言,接種流感疫苗能顯著降低感染後發展為重癥的風險。對於這些人群來說,接種流感疫苗不是“選擇題”,而是 “保命題”。
03 對成年人:避免“輕癥變重癥”
流感典型癥狀是高熱,寒顫, 全身酸痛,嚴重的還會引起消化道癥狀,如惡心,食欲差。更危險的是,大部分中年人是家庭的頂梁柱,認為身體有點不舒服,扛一扛就沒事了,最終導致 “輕癥拖成重癥” 的風險。
年輕的職場人一旦中招,輕者臥床休息幾天,重者住院治療,這種“躺平式誤工”不但影響工作,還給家庭帶來經濟損失。
60 歲以上老人感染流感後,因器官功能衰退更易發展為重癥。疫苗雖不能 100% 防感染,卻能顯著減少肺炎、呼吸衰竭等致命並發癥,降低死亡風險。

二、金錢賬:幾百元 VS 上萬元,這筆賬誰都算得清
有人嫌“疫苗要錢”,卻沒算過 “生病更貴”,尤其重癥流感的成本可能是生命無法承受之重。


圖源:中國新聞網
今年春節大 S 在日本的搶救雖未公開費用,但流感並發重癥肺炎的治療,僅 ICU 單日費用就超過 1 萬元,更別提後續的器官支持治療成本。可以說,在醫院,錢就像廢紙,治病花上萬元都不敢眨眼。
有關數據顯示:60 歲及以上老人的直接醫療費用較高,兒童和 18 ~ 60 歲人群誤工成本導致的間接經濟負擔較重。
三、家庭賬:打疫苗是給家人的 “隱形鎧甲”
流感最狠的是一人中招,全家輪流感染,孩子停課、老人住院,全家亂套。但疫苗能建立“家庭防火墻” 。有網友感嘆:“打完疫苗,終於敢放心抱娃了!”
01 保護無法接種的寶寶
6 月齡以下嬰兒不能直接接種疫苗,唯一的保護方式是給父母、保姆等看護人接種,形成 “免疫屏障”,切斷傳播鏈。

02 降低全家感染風險
當家庭成員接種率達標,病毒找不到“宿主”,自然無法擴散。比如孩子接種後,能減少校園病毒攜帶量,避免把病毒帶回家傳染給有基礎病的老人。
03 避免“一人病倒全家忙”
老人若因流感住院,需要子女請假陪護;孩子發燒,父母得輪流熬夜照顧。接種疫苗能避免這種“多米諾骨牌效應”,守護全家正常生活節奏。
關於流感疫苗的不良反應:少數人會有接種部位酸痛或低熱,通常1- 3 天內恢復正常,與患流感後的癥狀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最後,問你兩個問題:
01 流感疫苗100-300元不等,你一個月的工資,能給幾個人打流感疫苗?
02 如果得了流感,你一個月的工資能負擔起一個人住院治療的費用嗎?
有人說,得病就像罰款單,輕者是提醒,重者損失生命和金錢。因此,花一杯奶茶的錢,換自己少遭罪,避開重癥風險、家人得安心—— 這波投資,怎麼算都不吃虧!別讓 “扛一扛” 的僥幸,變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結語:


一針疫苗,三重回報:健康不打折、錢包不縮水、家人不遭罪。
這不僅是科學,更是現代人的智慧選擇。接種流感疫苗,就是為整個冬天的安穩買上一份“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