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個月,粵港澳大灣區“保險通”迎來關鍵落地:
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保監局聯合宣布,“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年底前將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同步運營。
而這波政策裏,最讓千萬跨境投保人興奮的,就是“理賠款人民幣直付”——困擾多年的“換匯難題”,終於有了系統性解法。
先說說:
以前理賠換匯,比較麻煩?
不少買過香港保險的朋友,都踩過“理賠換匯”的坑:
理賠款先打去香港銀行賬戶,得專門抽時間預約換匯;
每年5萬美元的個人外匯額度,換完理賠款,留學、海淘的額度就不夠用了;
換匯後還要等銀行審核,從提交材料到錢到內地卡,大概需要7-15天;
碰到匯率波動,等流程走完,到手的錢還會“縮水”。
更麻煩的是,要是沒香港賬戶,還得托朋友幫忙代收,流程更復雜。
總之,換匯額度低、時間長、要審核、換匯差還要開賬戶是立在理賠前的難題。
而現在,這些麻煩全沒了——“保險通”直接打通了“人民幣雙向流動”通道,理賠款不用再繞彎子。
核心突破:
央行放行“人民幣直付”,怎麽實現的?
這次“保險通”能讓理賠款不換匯直接到賬,關鍵是央行7月試點的“跨境保險通人民幣資金雙向流動方案”:
開個“專用賬戶”就行:內地居民在試點銀行,比如中銀、工行、招行等,開“跨境保險通專用賬戶”,這個賬戶專門用來收理賠款、繳保費,不用額外開香港賬戶;
額度足夠用:單筆交易限額50萬元人民幣,年度限額100萬元,不管是大額理賠還是年繳保費,基本能覆蓋大部分家庭的需求;
全程監管更安全:資金流動全程受央行和保監局監控,既符合外匯管理規定,又不用擔心“資金體外循環”的風險——簡單說,錢的來去都合規,放心。
提交理賠材料後,香港保險公司審核通過,直接將理賠款以人民幣轉入“專用賬戶”,全程線上操作,3天就到賬,連銀行都無需跑一趟。

實操指南:
現在理賠人民幣直付,步驟超簡單
想體驗“不用換匯”的理賠?其實流程很簡單,分3步走:
先開“專用賬戶”:帶身份證去試點銀行網點,說明“開通跨境保險通專用賬戶”,10分鐘就能辦好;
線上提交理賠材料:通過大灣區保險服務平臺上傳診斷書、費用清單等材料,不用寄紙質件到香港;
等人民幣到賬:保險公司審核通過後,理賠款會直接以人民幣轉入你的專用賬戶,到賬後會有短信提醒,查內地手機銀行就能看到。
對比以前“香港賬戶→換匯→轉回內地”的復雜流程,現在全程線上化,時間從15天縮到3-5天,還省了換匯手續費。

*註意這3點,
理賠更順暢
雖然流程簡化了,但有幾個細節要註意,避免踩坑:
走正規渠道:一定要通過“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或試點機構,目前有8家內地險企、6家香港險企,比如平安、國壽、香港保誠、友邦等辦理,別找第三方代理,避免資金風險;
留好憑證:理賠材料、繳費記錄、賬戶流水都要保存好,萬一需要核對,能快速提供;
確認“直付資格”:如果是之前買的香港舊保單,可聯系保險公司升級為“保險通直付服務”,新投保的灣區專屬產品,比如跨境醫療險、重疾險,默認支持人民幣直付。
年底服務中心開了,
還有這些便利
除了理賠直付,年底前海、南沙、橫琴的服務中心運營後,還有兩個“加分項”;
不用赴港辦業務:保單咨詢、理賠協助、糾紛調解都能在服務中心辦,比如保單信息變更、受益人修改,不用再飛香港;
續費也能人民幣付:續期保費直接從專用賬戶扣,不用再搶外匯額度,線上就能操作,5分鐘搞定。
最後說句實在的:
誰最該關註這個政策?
如果你是這兩類人,一定要重點了解:
已經買了香港保險的人:趕緊去開通專用賬戶,升級理賠服務,下次理賠就能省不少事;
想買香港保險的人:現在不用糾結“換匯麻煩”,優先選灣區專屬產品,兼顧兩地保障,還能享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