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局:7、8月連續兩個月全社會用電量超萬億千瓦時,這在全球也是首次。用電量如此之高首先與夏季高溫天氣直接相關。更值得關註的是,在政策拉動下,宏觀經濟保持回暖態勢,各行業產能持續釋放。8月,工業用電量達到5909億千瓦時,占比近6成,全國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5%,為今年以來最高。
► 工信部:“十五五”時期,要加快打造一批新興支柱產業;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加強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開辟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賽道,創建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
一、宏觀經濟
1、外交部長王毅:9月23日,會見來華訪問的美國國會眾議員代表團史密斯一行。此訪是2019年以來首個訪華的美國聯邦眾議員代表團,堪稱是一次破冰之旅。希望此訪助力中美關系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最終找到中美兩個大國在這個星球上的正確相處之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2、央行行長潘功勝:9月23日,會見來訪的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雙方就國際經濟形勢及金融市場動態等交換了看法。會後,達利歐就債務周期等話題與央行、外匯局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
3、上證報:兩個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連續4個月維持不變。專家認為,近期美聯儲開啟2024年12月以來的首次降息,為全球市場提供更寬松的流動性環境。而且,美聯儲年底前可能繼續降息,未來我國貨幣政策調整空間會更大。
4、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2%,今年學前一年免費惠及1200多萬兒童。基礎教育已經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0.8%,進入普及化階段。
5、經合組織:周二,上調了對2025年全球經濟及多數國家經濟前景的預期,理由是關稅預期帶來的前置效應。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表現強勁,而中國則受益於財政支持。但沒有調整2026年的預測,預計在進口關稅提高和不確定性高企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增速將從今年的3.2%降至2.9%。
6、新華網:一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醫學》上的新研究顯示,2022年至2024年,歐洲夏季與高溫相關的死亡人數超過18.1萬人,其中2024年夏季超過6.27萬人。歐洲大陸的變暖速度約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因此急需加強氣候變化適應策略。
二、國際資訊
1、亞洲:韓國KOSPI指數漲0.51%,報3486.19點。
2、美股:道指收跌0.19%,報46292.78點;納指收跌0.95%,報22573.47點;標普500收跌0.55%,報6656.92點。
3、歐洲:英國富時100收跌0.04%,報9223.32點;德國DAX30收漲0.36%,報23611.33點;法國CAC40收漲0.54%,報7872.02點。
4、黃金:COMEX黃金期貨漲0.58%,報3796.90美元/盎司。
5、原油: WTI 11月原油期貨漲超1.81%,報63.41美元/桶。布倫特11月原油期貨漲超1.59%,報67.63美元/桶。
6、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漲1.29%,報22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