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報2025-09-23

財秘關註

► 央行行長潘功勝:截至6月末,我國銀行業總資產近470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債券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外匯儲備規模連續20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國金融體系總體穩健。本次發布會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調整,關於“十五五”以及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內容,將在中央統一部署後給做進一步溝通。

► 證監會主席吳清:支持匯金公司、社保、保險、證券基金和上市公司等發揮內在穩定作用,共同打好“組合拳”,應對外部沖擊,投資者信心和市場預期明顯改善。“十四五”期間,A股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上證綜指年化波動率15.9%,較“十三五”下降了2.8個百分點。

第一財經:跨境互聯網券商富途證券、老虎證券進一步關閉了中國內地居民的開戶通道。根據最新監管要求,富途證券開戶條件變更,中國內地客戶開戶需持有海外永居身份證明。老虎證券也表示,自上周開始僅接受持有非中國內地身份證件的客戶申請開戶。

一、宏觀經濟

1、央行行長潘功勝:到6月末,融資平臺數量較2023年3月下降超過60%,金融債務規模下降超過50%。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風險水平大幅度收斂。此外,當前中國貨幣政策立場是支持性的,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根據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和形勢變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

2、證監會主席吳清:堅持依法從嚴監管,突出打大、打惡、打重點,塑造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資本市場秩序。截至8月底,各類中長期資金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約21.4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32%。外資持有的A股市值,目前是3.4萬億元,同時有269家企業在境外上市。中國的資本市場朋友圈越來越大。

3、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5年來,銀行業保險業通過信貸、債券、股權等多種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新增資金170萬億元;科研技術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基礎設施貸款年均增長27.2%、21.7%、10.1%;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6萬億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個百分點。

4、央行:9月,1年期LPR為3.0%,5年期以上LPR為3.5%。均較上月保持不變。

5、中央網信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整治惡意挑動負面情緒問題”專項行動。著力整治,挑動群體極端對立情緒。以“內幕消息”等方式,拼湊剪輯或者利用矩陣賬號炮制傳播經濟金融、公共政策等謠言信息。惡意解讀社會現象,借機宣揚厭世等負面人生觀等問題。

6、稅務總局黨委:深入糾治違規招商引資涉稅問題,穩步加強對平臺經濟等新興稅源監管,加力推進稅收征管法修訂、規範稅收優惠政策等改革任務落實,積極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7、光明網:日本多地發布“蘋果病”警告,防止感染“傳染性紅斑癥”。這種病由人類細小病毒B19引起,患者感染這種病毒後,面頰出現蝴蝶狀或蘋果般的鮮紅色皮疹。自去年以來,“蘋果病”在日本持續流行,目前達到歷史最高點。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漲0.99%,報45493.66點。韓國KOSPI指數漲0.68%,報3468.65點。

2、美股:道指收漲0.14%,報46381.54點;納指收漲0.70%,報22788.98點;標普500收漲0.44%,報6693.75點。

3、歐洲:英國富時100收漲0.11%,報9226.68點;德國DAX30收跌0.40%,報23527.05點;法國CAC40收跌0.30%,報7830.11點。

4、黃金:COMEX黃金期貨漲2.07%,報3782.40美元/盎司。

5、原油: WTI 10月原油期貨跌1.40%,報62.68美元/桶。布倫特11月原油期貨跌超1.12%,報66.68美元/桶。

6、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跌1.41%,至217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