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內地一直處於低利率環境,香港保險一直以高收益,長期復利高達6+%吸引著內地人士紛紛赴港投保。 但是,有人收獲了穩健的長期回報,也有人不了解底層邏輯踩了無數的雷。
今天為大家盤點,買香港保險,千萬別踩這些雷! Q、香港保險是短期掙錢的工具嗎? 很多人投保香港儲蓄險,都奔著其高收益,因此,大多數朋友都想知道"香港保險一年能賺多少錢?" A、香港的儲蓄險,本質是一份著眼長期的全球股債資產配置,其價值在於長期穩健分散的復利增長。如果把它當成短期賺快錢工具,可能無法滿足您的需求。 當然,現在港險市場也有針對中短期現金流規劃的儲蓄產品,如立橋人壽的「息享年年儲蓄保3」、Blue的「GO息寶2」,快速回本,適合追求中短期回報的投資者。 但長期復利才是香港保險最核心、最持久的價值所在! Q、不清楚香港保險的投資策略是什麼? A、香港保險的高收益得益於保險公司的投資策略,這些策略不僅確保了保單的穩定回報,更是分紅產品預期收益的重要來源。 內地保險公司的投資範圍相對有限,主要以國債、存款、基金等為主,做到保本保收益;而香港保險投資範圍更廣,涉及股票、債券、房地產等領域,且有專業的投資團隊,實力雄厚。 Q、"非保證分紅"等同於"完全不確定"嗎? A、香港保單的收益通常分為"保證"和"非保證"兩個部分。 很多人看到"非保證"部分,覺得特別不靠譜,認為這部分收益拿不到手。但事實上,香港保險公司會通過穩健的投資策略,讓非保證分紅成為保單價值增長的主要動力。 並且,每年香港各大保險公司都會公佈產品的分紅實現率,大部分產品的分紅實現率都非常高,但保司的分紅數據只代表本年的成績,不做未來投資數據參考。 Q、香港保險有哪些潛在風險? A、香港保險固然不錯,但也要清楚其潛在的風險: • 匯率風險: 如果未來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下跌,持有的美元保單價值可能會相對縮水 • 流動性風險: 儲蓄保單不適合短期投資,如果在早期退保,可能會損失本金 • 非保證分紅風險: 保司的分紅只代表本年的成績,未來分紅仍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存在風險 Q、未如實健康告知,會導致理賠失效? A、投保香港重疾險,一定要遵循"最高誠信"原則,關於自身的健康問題必須如實的告知保險公司,如果刻意隱瞞疾病史、用藥記錄、家族疾病遺傳史,日後出險一定會遭到保險公司拒賠。 Q、買香港保險,必須親自赴港? A、香港保險屬於境外保險,投保時必須本人親自赴港投保,如果是未成年人,可由監護人赴港為其投保。 如果保單是通過業務員在內地簽署,本人沒有去香港,這份保單則屬於"地下保單",法律上完全無效。 當然,投保香港保險,只需簽署時本人親自投保,後續繳費、理賠只需通過手機、郵件操作即可,無須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