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超這個數,心血管病風險悄悄飆升!最佳長壽心率是這個

你的靜息心率是多少?這個簡單的數字,可能是心臟健康乃至壽命長短的“風向標”。一般,休息時心率較慢意味著心臟功能更有效,心血管健康狀況更好

最近的一項研究拉響警報:靜息心率一旦超過這個數,心血管風險將悄悄飆升!



心率超過這數,

心血管疾病風險悄悄增高

2025年7月,《中國循環雜誌》刊發的一項基於7萬余人的研究發現,靜息心率增快與中青年人群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以及全因死亡風險增加有關尤其當靜息心率>72次/分時,這些風險顯著增加。


研究將不同靜息心率分為五組:

1)靜息心率<67次/

2)靜息心率67-70次/

3)靜息心率71-75次/

4)靜息心率76-80次/

5)靜息心率>80次/

結果發現,與靜息心率<67次/的人相比71-75次/分、76-80次/分、>80次/人的全因死亡風險分別上升33%、33%、78%,而67-70次/分的人風險未增加。

此外,研究發現,靜息心率每升高10次/分鐘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4%,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5%。



專家建議:

心率處於這個區間更長壽

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科主任醫師郭藝芳個人公眾號“郭藝芳心前沿”刊文提醒,理論上講,成人的心跳範圍是每分鐘60-100次。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心跳處於每分鐘50-80次範圍內最健康。

這就意味著,如果每分鐘心跳總是超過80次,就算偏快了。

與心跳50-80次/分的人相比,每分鐘心跳超過80次的人更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因此需要予以關註。

當然,如果心率低於60,且伴有不適感,要留意;要是沒有什麽不舒服,一般就不需要在意。

對於健康成年人來說,靜息心率越低,心跳越少,每一次心跳心臟泵出的血液就會更多,不需要通過增加心跳的次數來為全身供給血液,這說明心臟功能更好。

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重癥醫學科大科主任鄒旭2023年在一場健康講座上表示,我們普通人要學會養生,最簡單直接的觀測生命體征方式,就是關註心率心率往往能反映你是否氣足有力、經絡通達。我們臨床中常常發現,心率快的人,血壓容易升高;反過來,血壓升高的人,心率也容易增快。

一些研究也證實,管理好心率有助於長壽。2024《科學報告》上發表的一項涉及三個國家的研究揭示:靜息心率較慢的人,則更為長壽。其中,5年內靜息心率每增加10次/分鐘,死亡風險增加20%。

中青年發現自己心跳總是超過80次/分時怎麽辦?

郭藝芳提醒,首先要查找自身原因。很多人經常熬夜、睡眠不足、酗酒、喝濃茶濃咖啡、吸煙、持續緊張焦慮,這都是引起心跳快的常見原因。

糾正這些不健康習慣,心跳可以逐漸減慢下來。還有一些重要因素就是吃得太多、缺乏運動、肥胖,這些人都容易心跳快。


給心率降降速,

6個方法保持“長壽心率”

1.練就一個“穩定情緒

湖南省婁底市婦幼保健院心電圖醫師楊啟希2025年在該院公眾號刊文介紹,迷走神經興奮會抑制心率,導致心率減慢。這種情況常見於心態平和、情緒穩定的人群。

2.少吃“加速心跳”食物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陳清勇2021年在四川名醫公眾號刊文提醒,咖啡、茶葉、煙、酒、糖、鹽等都屬於“加速心跳”的食物,喜歡這些食物,但是平時又不太耐受的人,可以適當戒一下。


3.中強度運動穩定心率

陳清勇醫生介紹,有一個專門針對運動對心率影響的研究,發現6周以內每天做中強度運動40分鐘,心率可以從每分鐘68次降低到53次。所以運動是我們正常普通人降低心率的最重要方式。中強度運動包括慢跑、遊泳、快走、羽毛球等。

廣東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健康管理醫學科勞小榮在健康時報刊文也介紹,進行各種有氧運動,包括慢跑、快走、遊泳、打羽毛球等,可以做家務,定程度上強化心肌,提高每搏射血量,使靜息心率變慢。但運動前一定要熱身,不要做超過自己能力限度的運動。

4.保證充足且規律的睡眠

2021年《美國生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就發現,長期睡眠不足的健康成年人心率模式異常。成人每天要保證6-8小時睡眠,睡眠過少不僅會導致心率快,還會對身體產生多種不利影響。

5.常做深呼吸給心臟解壓

勞小榮提醒,過度的壓力和焦慮會造成心率加快,可以使用呼吸調節放松法:

坐在椅子上前1/3處,腰背挺直,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放在雙膝上;

用鼻腔深吸氣,吸到胸腔脹滿為止,屏住3-5秒;

再張開口緩慢呼氣,收腹,把胸腔的氣體完全排盡;

讓自己大腦的所有註意力完全放在呼吸上,感受氣息的流動。

一吸一呼算作一次,連續做10-15次,這個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緩解焦慮、放松心情的作用。如果是高度緊張或壓力特別大時,可以每天多練習幾次。

6.管理好影響心率的疾病

病理導致心跳加快非常復雜。比如,貧血、甲亢、發熱、肺炎等非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臟疾病所導致的一些心動過速。遵醫囑管理好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