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香港跨境支付月底上線!港險的錢,回內地更方便了!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亞洲金融論壇開幕式上致辭,表示加快推動內地與香港快速支付系統互聯互通,做大做強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


圖片


6月8日,證券時報獲悉,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正積極推動落實香港快速支付系統(FPS)與內地網上銀行支付系統(IBPS)互聯互通。


目前項目進展順利,部分服務預計今年年中就能推出,拭目以待!


708d1d681925d0bba363679a86ca703.png


《信報》也重點報道,幾個關鍵信息共享:


圖片


1.首階段服務,最快月底推出


兩地的小額跨境匯款安排,已展開系統測試一段時間,今年4月有個人參與測試,包括銀行職員或客戶。 


據了解,在FPS與IBPS互聯的機制下,首階段的小額跨境匯款服務,最快於本月底正式推出,早前有傳為6月29日。


至於首批參與的銀行數目,據悉,現階段參與測試的銀行有6間,不知月底時是否全部同時推出。


2.港人每年總額20萬


小額跨境匯款額度,一直都備受關註。


目前據媒體消息透露:


港人北向跨境匯款,每人在每家銀行的轉數快賬戶,每年總額是20萬港元等值,每天匯款上限是1萬港元。同時不占用目前香港居民每人每日可匯款最多8萬元人民幣往內地的額度。


值得註意的是,北向小額跨境匯款的額度是按每家參與銀行的轉數快賬戶來計算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多家銀行開有轉數快賬戶,就能用更多小額跨境匯款額度,等於變相提高了上限。


*另一方面,


內地居民從內地匯款到香港,沒有另設額度,不過,依然會受限於內地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


3.暫只支持個人對個人的轉賬


首階段,只涵蓋個人對個人(P2P)的跨境支付匯款,暫不包括對消費性機構的轉賬匯款。 


據了解,日後將包括個人對機構的匯款,主要是用於繳付服務費用如學費、醫療或政府等指定機構的支付費用,人行屆時會發布有關指定機構的試點名單。


小額跨境匯款服務推出後,將支持兩地居民24x7、即時、小額跨境匯款,使用手機號碼或銀行帳號就能轉帳,最快本月底就能看到啦~


屆時,香港銀行的港幣或美元轉換成人民幣,實時匯入內地銀行賬戶,而內地銀行賬戶也可以把人民幣轉成港幣等,實時匯入香港銀行賬戶。


經歷過兩地匯款,你就知道這項服務的含金量,真的方便了不是一星半點,再也不用漫長的匯款等待。


4.港險的錢,回內地更方便了


隨著香港與內地金融互聯互通,各種便利化政策陸續出臺,跨境支付越來越便捷。香港保單的分紅提取、理賠款使用也會越來越便捷,對於港險的持有人,是個超級利好!

圖片

互聯互通的積極影響

圖片
支付便利性大幅提升


跨境消費無縫對接:居民在對方地區消費時,無需再擔心支付方式不兼容的問題。無論是購物、就餐還是乘坐公共交通,都能像在本地一樣輕松完成支付。例如,內地遊客在香港購物時,可以直接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寶掃碼支付,無需兌換港幣或尋找支持銀聯的商戶。


線上購物體驗優化:對於喜歡在網上購物的居民來說,互聯互通的支付系統意味著可以更方便地購買對方地區的商品和服務。內地消費者可以更便捷地購買香港的特色商品,如保健品、化妝品等;香港居民也能更容易地享受到內地豐富的電商資源,購買到內地的電子產品、服裝等商品。


圖片
換匯成本有效降低


減少貨幣兌換費用:以往跨境支付往往需要先將人民幣兌換成港幣,或港幣兌換成人民幣,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匯率差和手續費。互聯互通的支付系統可直接使用本幣進行支付,無需頻繁兌換貨幣,從而節省了貨幣兌換成本。


降低跨境支付手續費:傳統跨境支付通常涉及較高的手續費,而互聯互通的支付系統通過優化支付流程和降低運營成本,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手續費率,甚至實現部分小額跨境支付的零手續費,進一步減輕居民的生活負擔。

圖片


金融服務更加便利


便捷的金融服務獲取:居民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對方地區的金融服務,如開設銀行賬戶、申請信用卡、購買理財產品等。例如,香港的金融機構可以為內地居民提供跨境理財咨詢和產品推薦,內地居民也能實現更便捷的匯款服務。

圖片
圖片


促進金融知識交流:兩地居民在使用對方地區的金融服務過程中,能夠相互學習和借鑒金融知識與經驗。


圖片

未來展望

圖片
隨著中國內地與香港快速支付系統的逐步互聯互通,跨境支付變得更加便捷、高效和經濟,為兩地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兩地居民和企業將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跨境支付服務,這將進一步促進兩地的經濟融合與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註入新的活力。同時,這也為全球跨境支付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經驗,推動全球支付體系的創新與進步。   


總之,推動中國內地與香港快速支付系統互聯互通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支付機構和科技企業的共同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積極推動下,這一目標必將實現,為兩地居民和企業帶來更多的便利和機遇,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