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過世,子女繼承房產過戶一表通

房產繼承過戶手續復雜,稍不註意可能耽誤辦理進度。2025最新版,老人過世後房產繼承過戶全流程圖,推送給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圖片
註意事項: 
  • 多人繼承需協商:若有多名法定繼承人,但只有一人想辦理過戶,需其他繼承人書面同意放棄繼承權。 
  • 特殊房產需額外材料:如經濟適用房等特殊類型房產,需提前準備相關證明文件。 
  • 委托辦理需公證:繼承人無法親自辦理時,可委托他人代辦,但需提供委托書或公證書及受托人身份證復印件。 
  • 法院判決需提交文書:涉及法院判決的繼承,需攜帶判決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 
  • 未成年人需監護人代辦:若繼承人為未成年,需由監護人攜帶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代為辦理。
  • 繼承人包括哪些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所以,一般的人去世以後,都是由第一順序的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來繼承遺產的。當然了,如果有遺囑的話,按照遺囑份額來繼承,沒有遺囑的話,按照法定份額來繼承。

  • 遺產包括哪些財產?

1、遺產是指自然人(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註意是死亡這一刻才開始統計遺產,活著的時候不統計,也包括死亡以後獲得的財產),包括以下財產:

  • 個人收入和存款:包括工資、獎金、分紅、存款和利息、投資所得等。

  • 不動產:房產、土地等。

  • 動產:包括汽車、古董字畫、金銀首飾、家用電器等。

  • 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如著作權、專利權以及稿費、專利轉讓費等。

  • 股票證券:股票、證券、基金等。

  • 虛擬資產、數字貨幣:例如支付寶、微信、淘寶店鋪、拼多多店鋪、p2p理財、京東店鋪、今日頭條、微博賬戶、抖音裏邊的錢和賬號本身,特別是有巨大粉絲價值的賬號本身

  • 其他合法財產:復員費、養老金、公積金、債權等等。

  • 哪些財產不屬於遺產?

通常來說死亡賠償金、撫恤金、喪葬費這些是給親屬的、 公租房只有使用權,這些都不屬於遺產範圍,不能用於抵扣債務,只是參考遺產在近親屬之間分割。

死亡賠償金:死亡賠償金不是給死者的,而是對家屬的賠償。歸死者近親屬所有(如配偶、子女、父母),而非死者個人遺產。例如某個人因為交通事故死亡賠償了160萬元,這筆錢直接由近親屬分割,就不能用於抵扣死者的生前債務。

撫恤金:一般由國家或者單位給親屬發放的精神撫慰和經濟補償,歸死者家屬所有,不屬於死者個人遺產。

喪葬費:同理,這也是為安葬死者支出的必要費用,屬於對家屬的經濟補償。不作為遺產。

工傷保險待遇:如因工死亡,如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也是給直系親屬的,不作為個人遺產。

 其他還有指定了受益人的保險金、城市裏邊的公有承租房、農村的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等,這些都不屬於遺產的,不能直接繼承。同時,遺產不包括與人身不可分離的財產權利、非法所得、自然資源利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等。

更正圖片“公證遺囑效力最高”說法:公證,自書,代書,口頭,錄音等遺囑,具有同等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 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