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具備穩定前行韌性 評級機構標普及穆迪5月27日發表報告,分別維持香港「AA+」和「Aa3」的信貸評級。此外,標普維持香港「穩定」的評級展望,穆迪則將評級展望由「負面」調升為「穩定」。特區政府表示,標普及穆迪均對香港的信用基本面作出相當正面的評價,包括龐大的財政緩沖和外匯儲備、強健的對外資產負債表,以及較高人均收入水平等。 在此之前,評級機構惠譽5月23日發表報告,維持香港「AA-」的信用評級,以及「穩定」的評級展望。 數據顯示港金融體系穩健 最近的數據充分顯示,香港的金融體系保持穩健,銀行存款持續增長、資本市場表現活躍、新股市場暢旺,反映環球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以新股集資為例,今年以來,本港新股集資額超過76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逾七倍,並已達到去年全年新股集資總額近九成。 標普及穆迪的報告均指出,特區政府有龐大的財政緩沖。在疫情後,盡管面對公共財政壓力,特區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維持財政狀況穩健。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強化財政整合計劃,以節流為主、開源為輔,逐步把政府賬目回複平衡。 至於非經營賬目,主要涉及基本工程開支,是對未來作出投資,例如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因此特區政府會靈活善用市場資源,包括公私營合作、擴大發債規糢等,以加快相關項目的推展。即使如此,非經營賬目的赤字水平將由2026至27年度開始逐步下降。 未來五年財儲維持5000億 總體而言,在計及發行債券淨所得後,政府綜合賬目將會在2028至29年度恢複盈餘。未來五年財政儲備將維持在約5000多億元的水平。 香港經濟在今年首季穩健增長,盡管關稅戰持續影嚮全球經濟,但隨著國際貿易摩擦近期稍為緩和,外圍環境的不利因素和不確定性會略為減輕。內地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經濟穩中有進,也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和政策工具應對和化解各種風險挑戰;加上在科技創新、綠色轉型和數字經濟等方面不斷有所突破,並加速發展,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強大後盾。 展望未來,香港有信心在應對外部挑戰的同時,把握新形勢下的發展機遇。特區政府會繼續致力用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制度優勢,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地位,同時大力推進國際創科中心的建設,推動經濟與社會的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具權威性的專業信用評級機構只有三家,分別是美國的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公司、穆迪投資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和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Fitch Ratings)。
標準普爾側重於企業評級方面,穆迪側重於機構融資方面,而惠譽則更側重於金融機構的評級。
1、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 & Poor's)
世界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準普爾由普爾先生於1860年創立。由普爾出版公司和標準統計公司於1941年合並而成。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可標準普爾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或稱“NRSRO”。
標普的長期評級主要分為投資級和投機級兩大類,投資級的評級具有信譽高和投資價值高的特點,投機級的評級則信用程度較低,違約風險逐級加大。投資級包括AAA、AA、A和BBB,投機級則分為BB、B、CCC、CC、C和D。信用級別由高到低排列,AAA級具有最高信用等級;D級最低,視為對條款的違約。
標普的短期評級共設六個級別,依次為A-1、A-2、A-3、B、C和D。其中A-1表示發債方償債能力較強,此評級可另加“+”號表示償債能力極強。
2、穆迪投資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世界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由約翰·穆迪於1909年創立,對鐵路債券進行信用評級。1913年,穆迪開始對公用事業和工業債券進行信用評級。穆迪公司的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MCO),穆迪公司是國際權威投資信用評估機構,同時也是著名的金融信息出版公司。
穆迪長期評級共分九個級別:Aaa、Aa、A、Baa、Ba、B、Caa、Ca和C。其中Aaa級債務的信用質量最高,信用風險最低;C級債務為最低債券等級,收回本金及利息的機會微乎其微。
穆迪的短期評級依據發債方的短期債務償付能力從高到低分為P-1、P-2、P-3和NP四個等級。
3、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Fitch Ratings)
惠譽國際(Fitch)是世界三大評級機構之一,是唯一的歐資國際評級機構,總部設在紐約和倫敦。在全球設有40多個分支機構,擁有1100多名分析師。
惠譽的長期評級用以衡量一個主體償付外幣或本幣債務的能力。
惠譽的長期信用評級分為投資級和投機級,其中投資級包括AAA、AA、A和BBB,投機級則包括BB、B、CCC、CC、C、RD和D。以上信用級別由高到低排列,AAA等級最高,表示最低的信貸風險;D為最低級別,表明一個實體或國家主權已對所有金融債務違約。
惠譽的短期信用評級大多針對到期日在13個月以內的債務。短期評級更強調的是發債方定期償付債務所需的流動性。
短期信用評級從高到低分為F1、F2、F3、B、C、RD和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