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總保費收入,即整付+年度化保費排名,前五大保險公司(非銀)分別為友邦保險、宏利、保誠、富衛和中國人壽。
按照標準保費收入,即整付*10%+年度化保費排名,前五大保險公司(非銀)分別為友邦、保誠、宏利、中國人壽及永明金融。
按總保費收入(整付+年度化保費)衡量,個人新單業務排名前15的香港保險公司占據了96.6%的市場份額,顯示出香港壽險市場集中度高、頭部效應明顯的特點。
排名前5的保險公司分別為匯豐人壽、友邦、恆生保險、宏利和保誠。
若按標準保費收入(整付×10%+年度化保費)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別為匯豐人壽、友邦、中銀人壽、保誠和宏利。這一指標更能反映保險公司業務的質量和可持續性,因此備受業界關註。
從增長速度看,非銀標保排名前10的保險公司中,增速最快的是永明金融(同比增88.4%),其次是宏利(同比增86.2%),第三是富衛(同比增48.6%)。
這三家公司的高速增長反映了它們在產品創新和渠道拓展方面的成功策略。 永明金融:一匹經紀渠道的黑馬 按新單總保費計算,經紀渠道占比30%、代理渠道占比25%、銀行渠道占比41%、直接渠道占比4%。在經紀渠道中,永明金融的表現格外亮眼。 按標準保費收入,永明金融與宏利、友邦一起占據了經紀渠道的前三位置。
永明金融在2024年的突出表現,得益於其產品創新能力和卓越的客戶服務。公司推出的支持無限次轉換受保人和多元幣種自由切換的產品,精準有效滿足了高淨值客戶的財富傳承需求。 香港保險公司件均保費 整付保單的件均保費,匯豐人壽、永明金融、富衛、宏利排前四。
香港保險資金的投資範圍廣泛,涵蓋全球優質資產,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等。通過專業的資產管理團隊進行全球化資產配置,能在不同經濟周期中尋找投資機會,平衡投資組合風險,提升整體收益。這對於希望在全球範圍內優化資產布局、抵禦單一市場波動的高淨值人群和企業主而言,具有極大吸引力,成為香港保險受資本追捧的又一重要因素 。
通縮周期下的資產避險需求、利差套利機會、境外稅收政策變化以及多元資產配置趨勢,共同構成了資本瘋狂湧入香港保險市場的底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