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人研究發現:每天少坐半小時,降低三大疾病風險!

久坐,似乎是現代生活的一部分,往往與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乃至癌癥等健康問題緊密相連。你是否好奇是否有方法可以抵消久坐的危害?最新研究指出,僅僅每天少坐半小時,就能降低3大疾病風險!


圖片

健康時報圖



每天少坐30分鐘,

降低三大疾病風險!


2025年3月,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柳葉刀》子刊《柳葉刀-區域健康(西太平洋)》上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要是能用運動、做家務、打太極、睡個好覺(特別是那些每晚睡不夠7小時的人)來代替坐著不動,就能減少得心血管代謝疾病的風險。特別是每天能少坐30分鐘,對心血管健康的好處可大了


圖片


這項研究分析了超過46萬人的數據,研究了用非久坐行為(如睡眠、家務、太極和傳統運動)替代久坐行為對心血管代謝疾病發病風險影響,包括糖尿病、中風和心肌梗死。具體來說:


(1)對於每晚睡不夠7小時的人,如果能用30分鐘的睡眠來替代坐著不動的時間,就能讓得糖尿病的風險降低3%、中風的風險降低2%和心肌梗死的風險降低3%;


(2)用30分鐘做家務來替代坐著不動的時間,就能讓得糖尿病的風險降低3%、中風的風險降低1%和心肌梗死的風險降低3%;


(3)用30分鐘打太極來替代坐著不動的時間,就能讓得糖尿病的風險降低3%、中風的風險降低2%和心肌梗死的風險降低5%;


(4)要是用傳統運動,比如步行、慢跑、打球這些來替代坐著不動的時間,效果最好。用30分鐘的傳統運動來替代坐著不動的時間,就能讓得糖尿病的風險降低3%、中風的風險降低3%和心肌梗死的風險降低8%。


所以,如果我們每天能減少30分鐘的久坐時間,換成做其他活動,就能減少5%的糖尿病病例、5.3%的中風病例和9.6%的心肌梗死病例。


研究還強調,用任何非久坐行為來替代久坐時間,都能讓得心臟代謝疾病的風險降低。就算是輕度的身體活動,比如打太極、做家務這些,對健康也有好處。如果要是用常規運動來替代久坐,那好處就更大了。



日常坐多久,需要動一動?


2023年,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發表在《運動與運動中的醫學與科學》(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的一項研究,評估了久坐期間起身走動的不同頻率和持續時間所帶來的健康影響。 


圖片


研究人員對比了不同的“久坐-起身步行模式”,比如每坐30分鐘就起來走1分鐘,每坐60分鐘走1分鐘,每坐30分鐘走5分鐘,每坐60分鐘走5分鐘,還有就是一直坐著不動。


研究結果表明,每30分鐘起來走5分鐘,是唯一能明顯降低血糖和血壓的方式,而這二者是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標


另外,每30分鐘起來走1分鐘,對全天的血糖也有好處,但是每60分鐘起來走1分鐘或5分鐘就沒啥好處了;不管走多久,都比整天坐著能明顯降低血壓4-5毫米汞柱。


同時,這項研究還關註了久坐對情緒的影響。結果顯示,除了每坐60分鐘走動1分鐘,其他所有的步行方案都明顯減輕了疲勞,改善了情緒。


所以,不妨每隔一段時間就起來走走,讓生活更健康、更有活力。特別是那些長時間坐著的人,上班的時候應該時不時站起來活動一下,尤其是每隔30分鐘走5分鐘,對健康好處多多。



不得不久坐時,

4個動作減輕危害


1. 保持正確坐姿


北京市海澱醫院微創脊柱科主治醫師袁帥2024年在北京114掛號微信公號刊文介紹,正確的坐姿要保持腰背挺直,雙腳平放在地面上。保持桌面高度適中,使頭頸、胸部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線,避免頭頸部過度後仰或前傾。要註意,不要蹺二郎腿。


2. 借助輔助工具


袁帥醫生表示,可以用一些輔助工具,減少久坐影響。例如在腰後放一個靠枕,腳下放一個腳凳,以減輕腰部和腿部的負擔。


3. 偶爾喝杯咖啡


2024年,蘇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BMC公共健康》期刊上發布的研究發現,每天喝咖啡,或降低久坐增加的死亡風險。


分析發現,對於每日久坐不動超過6小時的人,如有喝咖啡的習慣,總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都明顯下降。其中,與每天久坐低於6小時且喝咖啡的人相比,久坐超過6小時不喝咖啡的人,死亡風險增加58%,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110%。


4. 經常抖一抖腿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宋斌2024年在醫院微信公號刊文指出,抖腿可以減輕久坐危害。


宋斌表示,比起不動的那條腿,抖腿側的下肢腘動脈血流量、剪切速率(可理解為血流速度)顯著增加,腳踝也沒變粗。意思就是,久坐對血管造成的傷害被抖腿“償還”了!抖動的那條腿腘動脈剪切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