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凈值人群為啥喜歡配置香港保險?

2023年首季,內地赴港投保的保費水平恢復至96億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691%;保單數為34,506張,比去年增長3253%按需配置香港保險,已經成為跨國家庭和擁有海外資產的高凈值人士,配置海外資產、合理進行財產規劃和傳承,以及謀求稅務籌劃的第一梯隊選擇。那香港保險是否真的比內地香呢?或者說香港保險比內地香在哪呢?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解鎖香港保險的優勢。

優勢一:行業歷史悠久


保險業是香港最古老的行業,在香港,沒有任何一項商業活動能像保險一樣反映香港歷史的發展。從1841年鴉片戰爭開始至今,香港保險業已經走過了176個年頭。

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眾多實力保險企業紛紛踏足這塊風水寶地,隨著全球的資金、技術、人才大量輸入,香港迅速發展成為亞洲最大保險市場,國際範圍內很多保險巨頭公司都在香港“紮堆”。

如今,香港作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其保險業的發展已經完成與國際的接軌,無論在制度、公司、產品、從業人員、監管等方面都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善的運作體系。

優勢二:監管體制嚴格,自律與他律相結合


經過170多年的發展,香港保險的“金字招牌”得以樹立,在這裏,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一直以來香港保險業受到的監督管理。

香港保險的監管一直是保險行業監管的典範。香港保險監管采用監管立法,行業自律政府引導等多種方式維護香港保險業的良好發展。

通過梳理香港保險市場的監管措施,不難發現,其監管的特色可以概括為四個字:“自律+他律”。相關機構執行力極強,嚴格規範了香港保險市場的發展。

相當多香港保險公司儲蓄險產品平均30年的分紅回報率可以達到復利5%-7%。而內地儲蓄保險目前最高也沒法突破4%,即使一些保險公司的萬能賬戶收益率能超過4%,但有追加限制,算上捆綁的低收益的主險,總的實際收益率還是很難突破4%

那麽,為什麽港澳的分紅險長期收益能達到6%,而內地保底收益卻相對高?這是因為兩地的保險公司在運作時的投資策略不同導致的。
不管香港還是內地,保險公司有兩大類投資標的:以債券為主的固定收益類資產和以股票為主的權益類資產;債券的最大特點就是收益確定,每年派發的票息、到期給付的票面價值,在購買的時候就已經確定。股票最大的特點就是收益不確定,股息派發的時間金額、股票的市場價值,在購買的時候都無法確定。投資者只能根據過往股價變化和公司披露的信息,來預估未來可能獲得的投資回報。
香港作為自由市場經濟,保險公司投資渠道不受限制,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投資,投資策略自由度更高,中長期權益類資產占較大比例(60%),固收類資產占比比較少。因為債券類資產的收益很低、分配比例低,所以香港保險公司的儲蓄分紅險大多保證收益非常低。而權益類資產配置比較多,非保證收益非常高。但在過往幾十年內的分紅實現率都可供查詢,雖然是非保證,但是分紅實現率都很高。
內地保險公司在銀保監會的強監管下,主要投資於國內市場的債券、銀行存單、基建設施等“借債”性質的資產,少比例投資於股權市場,所以內地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穩健,保證收益更高。銀保監發〔2021〕47號《中國銀保監會關於修改保險資金運用領域部分規範性文件的通知》中最新的投資比例要求如下:

圖片

優勢三:保費融資,擴大收益

香港儲蓄保險有一個內地保險尚不具備的“獨到優勢”,那就是——大額壽險保單的保費融資。

保費融資是投保人、保險公司、銀行三方圍繞“保險合同”展開的合作,其操作方式類似於貸款買房:投保人向保險公司繳納一定的“首付”,再向銀行貸款一定金額購買大額壽險保單,投保成功後保單將作為放貸的抵押物交由銀行保管,直至貸款還清。


圖片


保費融資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杠桿型終身壽險,例如買1000萬保額,躉交,保費200萬,保障終身,被保人任何時候身故都會獲賠1000萬。當200萬交進保險公司,這份終身壽險也有150萬的現金價值,銀行則可以貸現金價值的90%給客戶,也就是135萬。客戶買這份保單自己掏的錢就只有65萬,加上每年給銀行付的利息。由於銀行的貸款利息通常較低,低於保單現金價值的增長,即使多年後被保人仍然生存,付出了一定利息,但保單的現金價值也在漲,退保的錢也比付出的錢多;而如若被保人身故得早,則用更低的保費獲得了高額賠償。此類保單成為高凈值人群資產傳承的重要工具。


另一種是儲蓄險,通常為5年期繳,第一年的保費客戶自付,後四年的保費由銀行貸款。同樣,貸款利率低於保單的收益,形成套利空間,提高了收益率,實踐證明:此類保單持有5-10年的年化收益率高達6-10%,不僅比傳統保險收益率高出很多,也不像傳統保險那樣鎖死很多年。


保費融資的核心在於貸款利息低於保單的收益率,由此形成套利空間,這幾年逐漸成為香港保險最受歡迎的投資方式,但在內地市場,銀行貸款利息遠高於保單收益,也就沒法玩了。


優勢四:多種保單貨幣可相互轉化


常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說,分散配置不僅是資產類別的分散,也包含貨幣種類的分散。尤其是在全球通脹、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一些國家幣值的貶值速度可能遠超於其他國家。地緣政治博弈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無論是人民幣還是美元,都可能存在匯率風險,單一貨幣的風險加大。那如果說保單可以擁有世界主流貨幣,且可以自由轉換,一個保單配多種貨幣,以及多種貨幣可以自由轉換,那將是非常完美。
目前香港各大保險公司推出了可轉換保單貨幣的長期儲蓄計劃,保險產品可以涵蓋人民幣、美元、英鎊、澳元、加元、歐元、新元、港元、澳門幣9種世界主流貨幣,保單貨幣可自由轉換,讓客戶可以根據時事變幻和個人需要來更換保單貨幣以此來應對潛在的貨幣風險。
因此,通過配置香港保險,可以實現配置多種貨幣資產的需求,分散單一貨幣風險,對沖通貨膨脹、資產縮水的風險,收益更穩健。對於部分熟悉國際金融市場的客戶,可以用每年一次轉換保單貨幣的機會來抓住市場機遇,獲得超額收益。
另外,靈活的貨幣轉換功能還能用作子女的海外教育基金,又或者當家人計劃到外地開展新生活、工作或者旅遊,都可利用貨幣轉換選項輕松轉換保單貨幣。


圖片


優勢五:不可爭議條款


至於保障方面,香港保單有一個“不可爭議”條款,規定保險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宣布生效兩年以上的壽險保單“作廢”。簡單來說,保險公司以投保人隱瞞、漏報、誤告等理由予以抗辯的期限是兩年,超過兩年保險公司便不得以此為由拒付賠償金。

優勢六:保流程簡單、審核寬松

香港的人壽保險公司,以提供保障為本業,對於風險分保及風險管理都能好好掌控。因此投保流程會相應簡單許多,審核也比較寬松。投保人壽保險或重大疾病保額港幣300萬,都是免體檢。若需要體檢,費用由保險公司支付,如果保額在五十萬美元以下,只須簡單申報財務狀況。

優勢七:全球理賠

除了可以在內地超過1600家指定醫院享受保障外,還可以在香港和國外的任何一家醫院享受醫療保障。所以無論投保者是到任何地方工作,旅行,度假生活若發生疾病而住院都可以理賠。內地保險一般只含內地醫院。而且香港高端醫療保險還能提供獨立的第二醫療意見,避免醫療誤診,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最合適的醫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