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投保小知識:保費與保額

在購買保險時,"保額"和"保費"是大家聽到最多的兩個概念,也是一張保單中最核心要素之一,也是投保人最關註的投保信息。

很多人誤以為保費越高,保額也越高,保障也越好。 其實不然,保額和保費的關系受主諸多因素影響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圖片



什麽是保費&保額


保費: 指投保人購買保險合同時需要 支付給保險公司的費用 。保費的計算 取決於 保險產品的類型、投保人的年齡、健康狀況、保險期限 等多個因素。

保額: 指保險公司在合同約定範圍內,因保險事故對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承擔的 賠償金額 


圖片



保費&保額的關系


保費和保額的關系並非簡單的"保費越高,保額越高",它們的關系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

1.風險評估

保險公司在確定被保險人的保費時,受被保險人的 風險等級 影響 。如果被保險人風險較高 (如年齡大、健康狀況差) ,即使保額相同, 所需的保費也會更高 

2.保障範圍

保額的高低與保障範圍直接相關。 保障範圍越廣 (例如涵蓋疾病、意外、住院等多個方面) , 保費通常會隨之增加 

3.保險期限

保險期限越長, 保費總額可能會更高 ,但由於費用分攤到更長的時間,單次繳納的保費可能較低。如:

• 10年期的重疾險:年繳保費可能為USD 3,000

• 20年期的重疾險:年繳保費可能為USD 2,000, 但總繳納金額更高


圖片



如何權衡保費&保額


1. 根據收入選擇保費

建議保費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控制在 5%-10% ,確保保險支出不會影響生活品質。

2. 優先選擇足額保障

對於壽險或重疾險,保額建議達到年收入的 5-10倍 ,以復蓋重大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

3. 合理搭配保險種類

優先配置 高保額、低保費的定期壽險,補充意外險、醫療險等日常保障, 再考慮 終身壽險或投資型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