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聯手監管香港保險,如何規避風險?

近年,香港保險因其各項優勢(收益高、保費低、保障範圍更廣)在內地客戶中非常風靡。特別是香港開關之後,積壓許久的需求得到了爆炸式的釋放。隨著行業規模的不斷提升,各式各樣的行業亂象也層出不窮,比如不合規銷售、違規返傭等情況。  
因此過去幾個月,兩地監管聯手整治香港保險亂象,不少廣大從業者和客戶開始擔憂其中的風險。今年5月,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向各大香港保險經紀公司發送了關於糾正向內地訪客無牌銷售香港保險的不合規業務模式的專項行動。今年9月,廣東金融監管局發布了關於開展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違規跨境投保專項治理工作的紅頭文件。

圖片


那麽,對於廣大從業者和客戶而言,究竟如何規避風險?小編帶大家從客戶與從業者、香港監管與內地監管,這四個維度依次分析其中要點。


一、

從業者 — 香港監管

    香港監管針對從業者主要從“無牌銷售”和“商業賄賂”入手。所謂“無牌銷售”,就是轉介人理論上來講只能轉介紹客戶,不能直接做任何銷售的動作,如果有做任何銷售的動作,就會被認定為“無牌銷售”。所謂“商業賄賂”,指的是任職於香港保險公司的代理人,為了更高傭金,或者為了銷售其他保險公司的產品,通過香港保險經紀公司來交單。
    為了查處“無牌銷售”,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可謂絞盡腦汁,通過多個維度進行查處。第一,針對香港保險經紀公司向轉介人派出異乎尋常高的轉介費(普遍認為超過90%的傭金會被認定為異乎尋常的高),監管會重點關註,因為如果轉介人只做了轉介紹的動作,不應該拿那麽高的比例。第二,轉介人不能全職只做轉介香港保險的工作,而是最好有一項其他的主營業務,比如財富管理、身份規劃等,在存量客戶中轉介香港保險的需求。第三,香港保險經紀公司必須主導所有銷售的動作,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後的各個主要環節,總之任何銷售的動作都不能由轉介人來完成。

圖片

    理論上來講,香港保險業監管局是監管香港保險的主要政府機構,而近期一些案件香港廉政公署也有參與。主要的原因是,香港保險公司的一些代理人,也在香港保險經紀公司交單,這其中牽涉到了“商業賄賂”“職務侵占”,這就歸香港廉政公署管。因為,這些人為了外部商業利益,將體內客戶轉移到體外公司進行走單,從而謀取巨額商業利益。但是,只有在香港保險公司供職的代理人才面臨這樣的問題和風險。

二、

客戶 — 香港監管

    香港監管針對客戶主要從“到港簽單”和“違規返傭”入手。所謂“到港簽單”,就是所有香港保單必須客戶到港簽署,任何在香港以外的地方簽署的香港保單,都屬於“地下保單”,是非法和無效的。所謂“違規返傭”,就是客戶在購買保單時,收取代理人或者經紀公司的回傭,也會使保單失效,甚至面臨更大的法律責任。
    客戶主要面臨的風險,就是因為一些不合規的流程和動作,導致保單失效。保單失效會使得客戶無法拿回已經支付的保費,而且也無法享受保單的任何權益,這是非常重大的損失,也違背了購買保單的初衷。


三、

從業者 — 內地監管

    內地監管針對從業者主要從“非法銷售”和“跨境投保”入手。所謂“非法銷售”,就是香港保險不允許在境內銷售,而是需要客戶赴港之後進行銷售推薦。所謂“跨境投保”,就是香港保險所有的投保動作和簽單環節都在香港發生,而不能在內地發生。

圖片

    廣東的紅頭文件主要針對國內的金融機構和銀行,特別是國內保險的經紀公司和代理公司。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主要的監管對象是國內的金融機構和各持牌主體,對其開具罰單或進行行政處罰。目前,香港保險在內地還沒有發生過刑事層面的風險和事件,比如由公安機關進行立案調查。也就是說,目前面臨的風險,與“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等案件在性質上,還是有明顯的不同。
    國內的有關監管部門也曾明確表示,針對香港保險的學術討論等行為在內地是可以發生的,但是任何形式的銷售誘導是不被接納的。因此,部分機構也在這其中采用了一些變通的辦法。比如,諾亞財富的客戶通過旗下“以諾教育”的課程了解到香港保險,再赴港由諾亞香港的客戶經理進行接洽和溝通,最終在香港完成投保。

四、

客戶 — 內地監管

    內地監管針對客戶主要從“赴港投保”和“非法換匯”收手。所謂“赴港投保”,就是香港保單不能在內地簽署,而是需要赴港投保。所謂“非法換匯”,就是客戶不能夠通過非法渠道,比如地下錢莊等,進行換匯,而是通過合規的方式,支付香港保險的保費。
    客戶通過非法渠道進行換匯,不但面臨本金損失的風險,還有可能面臨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處罰。如果這些非法換匯渠道在換匯過程中被查處,還存在資金被凍結的可能性。值得註意的是,非法換匯主要是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公安機關進行查處,而不是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因此某種程度上,這類風險會更大。

圖片

    香港保險本身很“香”,但是無論是從業者還是客戶,在這其中違反了法律法規,也會帶來很大的風險。所以,清晰了解兩地的監管,在每個環節合法合規,才能夠有效規避風險。